•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国际动态 > 丹麦:创新和环保已成立国之本

    丹麦:创新和环保已成立国之本

    来源: 经济参考报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2-07-12 访问:

      创新成为丹麦企业的动力之源

      记者 王龙云 杨敬忠 边昂布/哥本哈根报道  “强调节能环保,并非强迫人们去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丹麦格兰富集团创新部门负责人汉斯·布林克·汉森肯定地说,“应该在可持续发展这一理念之下推进环保事业,而创新就是解决之道”。

      在位于丹麦小镇边昂布的格兰富总部,专业背景是绿色建筑的汉森向《经济参考报》记者阐述了创新对于这家非常重视环境保护的北欧公司的独特意义。汉森说,作为全球领先的水泵制造商和水处理公司,格兰富与丹麦很多公司一样,非常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也愿意为减少碳排放和节能环保做出一份贡献。“自然资源越来越稀缺,这就需要我们不停地去创新,继续提升技术、改进方案,以此减少工业产品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汉斯说。

      汉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2007年,格兰富提出了“锐意创新”概念,设定了指向2025年的企业发展策略。可持续性是格兰富关注的焦点所在,这家丹麦公司希望利用其在水处理领域的专业特长,通过各方努力,将这一理念推向全球。

      在欧洲,大公司一般来说都有独立的研发部门,而单独设立创新部门并不常见。汉森说,由他负责的这个部门是在2009年成立的,当时整合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与研发部、业务发展部等多个部门通力合作,结合市场需求,为格兰富集团开拓新的业务领域、确定新产品的定位以及协助领导层制定长远规划等。据汉森介绍,如今创新部门有20多人,他本人直接向总裁负责,其团队大多是年轻人,最大的只有28岁。目前,格兰富每年大约将5%的营收投入到研发领域。

      “创新离不开远见以及合乎情理的判断”,汉森与记者谈到了《大趋势》的作者约翰·纳斯比特,“准确把握世界发展的趋势很重要,我记得他原来的一些预言并不被人接受,但后来一一应验,在一次国际会议上,与会者都站起来为他鼓掌。”

      汉森认为,格兰富之所以可以成立独立运行的创新部门,与集团的股权性质和发展策略密切相关。据介绍,格兰富受控于创始人Poul Due Jensen设立的基金会,是一家资金可自行支配的非上市企业。与侧重实现短期目标、取悦投资者的很多上市公司不同,格兰富更注重长期发展前景,因此在研发投入和反哺社会等方面表现得更为积极。

      格兰富是全球泵业领导者之一,年生产量近1600万台,主要产品包括用于供热空调的循环泵,以及用于工业、供水及污水处理的离心泵和计量泵等。除泵系列外,格兰富还生产泵类产品所需电机,以及泵类产品和泵系统控制装置中的先进电子设备。预计到2025年格兰富的全球规模将达到目前的四倍,但之前该公司已承诺其碳排放量不会超过2008年水平,这给格兰富的创新和研发两个部门提出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汉森希望,每研发出一个新产品,其能源使用率较之老产品要提高10%,这样才能积少成多,有效降低整个集团的碳排放量。“根据我们的测算,全球10%的用电量都消耗在各种各样的水泵之上,如果我们把现有水泵换成高效节能的产品,就能为世界节省4%的电力。”

      除了格兰富,丹麦还有全球知名制药巨头诺和集团以及风电领军企业维斯塔斯等,都将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在这背后,都能看到丹麦政府的身影。记者了解到,在丹麦,有技术和创新委员会、战略研究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向企业提供技术和资助,有绿色发展示范项目等专项研发基金。2012年,丹麦政府的研发预算超过20亿欧元。全方位的政策和资金扶植,让这个北欧国家在诸多现代工业领域中继续抒写“丹麦童话”。

      从石油重镇到风能之都——

      港口城市埃斯比约的蜕变之旅

      记者 杨敬忠 报道员 吴波/哥本哈根报道  位于北欧日德兰半岛西南部的埃斯比约是丹麦最大的港口城市。150年来,它经历了从渔村、渔港到石油重镇,再到风能之都的革命性转变。埃斯比约人紧紧把握住全球经济发展脉搏,抓住产业转型契机,成功实现了能源革新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双重目标。

      近日,埃斯比约市商务发展中心主任汤姆·尼尔森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时说:“埃斯比约现在不仅是丹麦重要的石油天然气工业重镇,更是欧洲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风能产业出口和示范基地之一。这是我们最擅长的领域,我们在领跑世界。”

      今昔对比,如今埃斯比约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风力发电和设备生产与出口以及技术研发基地之一。自2007年以来每年在这里举行的国际海上风电商务洽谈会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风电产业人士,就风电产业设计、生产、销售、项目合作和发展前景展开讨论。

      回顾过去,150年前,丹麦政府为向英国出口农产品而在位于北海出海口的埃斯比约设立港口。到19世纪末,随着渔业发展,埃斯比约成为丹麦第五大城市。上世纪70年代,由于欧盟开始对渔业采取配额限制,埃斯比约的渔业迅速衰落。但同期爆发的能源危机和近海油气田的大规模勘探开发让埃斯比约大受其益,找到了经济二次增长点。目前,世界两家主要风力发电机生产商丹麦维斯塔斯和德国西门子都在日德兰半岛设有生产基地,其产品通过埃斯比约运往世界各地。而丹麦本国65%的风力发电机出口都经埃斯比约转运。

      记者在港口能源工业区看到,码头上摆满了大大小小各种型号的风力发电机组件,等待着运往世界各地。而毗邻的一大片新开辟的新能源工业区正在如火如荼地加紧施工建设,场面壮观,气势恢宏。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丹麦开始大力开发以风能和生物燃料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重逐年增加。丹麦风能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丹麦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3.8吉瓦,满足了丹麦25%的电力需求,已接近欧盟到2020年31%的电力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目标。丹麦政府计划,到2020年,风力发电容量可满足国家总电力需求的50%,到2050年完全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地处埃斯比约市中心的西南日德兰半岛博物馆馆长弗莱明·贾斯特说:“如果没有这次产业转型,就不会有今天的埃斯比约。这个城市已从古老的渔港,经历石油工业发展盛衰和风能革命的兴起,转型为以风能研发为主导的后工业化城市。”

      随着风能产业兴起和城市工业性质的转变,埃斯比约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密集区。目前,埃斯比约有近250家跨国公司在新能源领域运营,有众多雇员服务于传统和新能源行业。而由于风力发电机从设计制造到运输、装配、维修和技术更新都需要一个很成熟发达的产业链,埃斯比约聚集了大量世界级的航运、IT、能源和工程管理服务公司,并发展形成了完善的海上风电行业一站式服务中心。此外,这里也催生了不少配套企业,如深海潜水公司、钻井平台运营商、海上风机维修和直升机后勤救援服务公司等。

      埃斯比约港口事务负责人奥勒·英格利奇说,北海沿岸是欧洲海上风能的主要产地和市场。随着欧盟对风能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埃斯比约将保持先发优势,扩大资金和技术投入,在未来数十年继续领跑欧洲风能产业发展。

      据悉,埃斯比约市从2011年起投资6500万欧元(约合8747万美元)用于改造港口设施,以保证海上风电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埃斯比约还在进行海上风电与海上油气钻探技术、服务和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协同研发和试验,都取得了实际成效。这些措施都将进一步巩固埃斯比约作为本地区海上风能产业中心的地位。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国内环保新闻
    分享到:

    上一篇:日本能源环境政策听证会被指造假一度中断(图)
    上一篇:美国学生积极参与云南昆明环保活动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