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国石化股份公司董事长苏树林在香港宣布:国家“十一五”重大工程——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
川气东送工程是我国继西气东输工程之后建设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将把四川东北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江三角洲地区。项目于2007年4月9日经国家核准,2007年8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具体包括川东北普光气田勘探开发、酸性气体处理以及从普光气田到上海途经8省(市)的长输管线,总投资626.76亿元,干线管道全长1700余公里,设计能力年输净化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据了解,该工程面临气藏剧毒高压、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敏感脆弱、施工条件恶劣复杂、应急救援难度大等一系列难题,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两年多来,中国石化建设者克服地下条件复杂、安全风险大、技术难题多及地震影响等困难,解决了诸多世界级难题。高含硫化氢整装气田、亚洲规模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相继建成投产,输气管道主干线和三条支线已投入运行。今年投产后计划生产净化天然气40亿立方米。
该工程的资源基础得到进一步落实。中国石化通过勘探理论和技术的创新,普光及周边地区天然气储量进一步落实,元坝地区取得重大勘探突破,川东北中浅层勘探和川东南地区勘探也取得新进展,资源落实和保障程度进一步提高。到2009年底,中国石化在川东北地区已累计探明天然气储量4518亿立方米,控制储量4648亿立方米,预测储量5750亿立方米,三级储量合计1.49万亿立方米。目前,普光气田主体已建成年产105亿立方米混合天然气生产能力,按照上述储量规模,气田开发至少可以稳产20年以上。
在普光气田及川气东送管道建设中,中国石化始终把安全环保放在第一位,研究制定51项工程技术与安全环保标准,认真落实安全环保责任制,实现了安全环保形势的持续稳定。
业内人士指出,川气东送工程建成投产,对优化调整我国能源结构,促进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沿线人民生活质量,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中国石化沿线炼化和油品销售企业也可利用天然气替代和优化原料、燃料,发展CNG加气业务,对推动公司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