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国内频频出现的“气荒”,一边是东部沿海各大港口忙碌的LNG船舶。天然气需求的快速增加,将使得这个产业链上的上市公司长期受益。
在产业链的最上游,三大石化巨头无疑会受益天然气需求旺盛和价格上涨。资料显示,中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占全国天然气总储量的约82.9%,单位股份天然气储量为9.47立方米/股,分别为中国石化2.27立方米/股和中国海油3.57立方米/股的4.2倍和2.7倍。湘财证券分析师王强认为,三大巨头中,中国石油受益最明显。
近年来,几大石化巨头不断从海外进口天然气资源,并在沿海建立相应配套的LNG项目。则会使得中集集团这样的公司受益。2009年底,中集集团旗下公司中标浙江宁波LNG接收站项目储罐的设计、采购及建设合同,合同总金额不低于12亿元。中集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公司来自LNG的收入大概在30亿左右,占总收入比例约一成。
“目前,全国600多个城市,只有300多个城市铺设了天然气管道。”沧州明珠董秘于增胜向记者分析,未来的趋势很明朗:国家会向全国推广天然气,大量铺设管道。有数据显示,随着西气东输几条主要干线的建设,我国地区管道和城市燃气管道建设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增长阶段。未来几年,我国地区天然气管道的总长度将以每年约2-3万公里的速度增长。
“长距离的干线管网,现在主要是钢管,而输送到各个城市的管道就容易采用公司生产的PE管(聚乙烯管)。”于增胜说。根据国家规划,城市燃气塑料管的应用量达到40%,未来十年国内的塑料管道市场需求高达8000亿元。
而在干线运营商方面,主要由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垄断,区域性的管道输送公司主要有陕天然气。陕天然气从上游天然气开发商处购入天然气,通过公司的输气管道输送到省内沿线各城市或大型直供用户处,向相关城市燃气公司及直供用户销售天然气。
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晓辉认为,随着下游需求增长,输气量的增长将成为陕天然气业绩增长的主要动力。
在陕天然气这种管道运营的更下游,就是大量的区域燃气公司。这些上市公司的收入主要是从上游企业买入天然气,而后销售到终端客户手中。
“天然气这一块的用户增长还是很稳定的,2009年同比增长了4、5亿方,大概一成左右的增幅,估计今年的增长幅度会更大。”申能股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类似于申能股份的,国内还有深圳燃气、长春燃气、大通燃气等企业,这些公司将受益天然气的旺盛需求,比如客户数量、用量不断增长。而至于这些公司能否受益未来可能出现的天然气涨价,不但要看各个公司气源情况,还要看其能否将成本转移给终端客户。
按照天然气行业的惯例,燃气公司往往会与供气方签订长达数十年的长期协议,在这种协议里,价格和使用量变动都很小。深圳燃气2004年与广东大鹏公司签订了天然气照付不议采购合同,合同期为25年。
深圳燃气证券事务代表舒适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的气源主要就是来自大鹏公司,所以无论天然气价格如何变,近期都难以影响到公司。”随着未来客户需求的逐步增大,舒适表示,公司还是会在现货市场采购一些天然气,但是这部分天然气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可能也不会受天然气涨价影响。
在天然气产业的变局中,天然气汽车业务这一终端环节或许是最具想象力的。但在这块业务上,上市公司的涉足程度还不深。
“相对电动汽车,LNG汽车才是我国未来新能源汽车的最终发展方向。”几天前,对媒体说起天然气汽车业务时,广汇股份董事长王力源颇为自信。广汇股份今年计划推广LNG车辆3500辆,加注站60座,而在未来3-5年,公司还将在新疆建300个LNG汽车加注站,目前已经有20多个站点已经在运行当中。实际上,广汇股份基本打通了从上游天然气到下游LNG汽车终端整个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