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天然气 > 天然气财经 > 在燃油和电价上涨後 下一步可能是天然气

    在燃油和电价上涨後 下一步可能是天然气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8-07-22 访问:

      中国可能最早在今年9月提高天然气价格,作为能源价格正常化的最新行动,但是它必须试图在增加长期供应和减少短期需求间寻求平衡。

      目前,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只有美国的一半,不到液化天然气进口现货价格的1/3。提价将对中国石油(0857.HK: 行情)和中国石化(0386.HK: 行情)带来好处。由于受到管制,井口天然气价格在过去三年里只上涨过两次。

      但是天然气提价不可能像上月燃油价格和电费上涨那样令人瞩目,因为天然气只占中国能源需求量的3%。北京准备到2020年将天然气消费比重翻番,以鼓励更绿色的经济增长。

      为了达到该目标,中国必须充分提价,使得在偏远地区生产或进口天然气有利可图,另外还应削减需求以避免短期供应危机,否则企业将寻求其他燃料。

      目前,相比煤炭和石油天然气日益成为一个良好选择,导致对天然气的需求正在大幅上升。

      “随着煤炭价格已经由市场驱动,北京又提高了燃油和电价,人们问我下一步何去何从?我说它应该是天然气(提价),”美国能源基金会的杨富强说道。该机构为北京提供能源政策咨询。

      “很可能最快在奥运之後。天然气价格过低不利于控制需求。”

      对于希望确保大型工程成功的决策者而言,控制但不消除需求至关重要。这些大型工程包括耗资300亿美元的中亚管道项目。

      天然气之谜

      中国天然气政策是其能源定价谜团中最复杂和模糊的部分,因为该领域正处于萌芽阶段,而且服务于高度补贴下的化肥业。

      据剑桥能源研究协会的报告,天然气占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3%,而美国和欧盟的这一比例分别为1/3和1/4。

      由于全球价格飞涨而本土价格不变,对进口液化天然气的热情被浇上冷水。

      中国去年11月将井口天然气价格提高了1/3,而两年前提高了5%到15%,但是这只涉及工商业用户,而对更为价格敏感的个人消费者和花费生产商没有影响。

      甚至在那次涨价之後,价格还在每立方米约1.40元左右,即每百万英国热单位5.6美元。相比之下,美国价格为每百万英国热单位10美元,长期液化天然气合约已达每百万英国热单位15美元。

      这一提价时间对决策者也很合适,因为今年6月的年度通胀率为7.1%,从而在创下近12年来新高後保持了连续两个月的下降。

      “当前的价格水平似乎相对温和,政府可以接受,这可以为下半年进一步调整资源和能源价格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莫尼塔的Su Chang说道。

      很少有分析师愿意估计下次涨幅,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任何涨幅都是向建立长期市场驱动型的定价机制又迈进了一小步。

      最近一连串液化天然气进口协议似乎也显示中国正日益接受国际价格。

      中国石油去年令人吃惊地与壳牌(RDSa.L: 行情)和澳大利亚Woodside达成液化天然气购买协议。中海油和中国石油今年4月与卡塔尔达成协议,协议价格达每百万英国热单位10美元或更高。

      中国此前坚持希望将协议价格保持在每百万英国热单位3美元左右,这是2002年首次进口协议中的价格。

      改变和稳定

      中石油和中石化这类天然气生产商一直在要求政府依照市场定价,以刺激开发和生产。管理者也希望能提升价格,以反映清洁能源的真正价值。

      但基于通胀压力,并考虑到天然气价格上涨会给农民和城市贫民等低收入群体带来更大的打击,中国政府未采取放开天然气价格的做法。

      天然气战略咨询公司(Gas Strategies Consulting)的Catriona Scott表示:“稳定是关键。价格可能会逐渐合理化地增加……但在未来6个月不太可能。应该会在几年内逐渐实现。”

      但是,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土库曼斯坦、阿尔及利亚、澳大利亚和卡塔尔输入的天然气都是按市场定价的。输入渠道的增加使得天然气生产商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定价权。

      颜克峰称,新的市场因素越来越多地影响政策制定。

      滞後的价格机制加剧了天然气的短缺。今年2月,中国开始建设第二批西气东输管道,新管道每年将把土库曼斯坦300亿立方米天然气输送到中国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


    天然气 天然气标准 天然气财经
    分享到:

    上一篇:Apache关闭不到10%的天然气产能 受热带风暴多利影响
    上一篇:EIA:到2030年全球天然气消费预计增长52%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