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省环保厅和省交通厅联合给全省35家汽修企业发放了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利用设备,要求在维修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的旧车时,不允许随意排放氟利昂,而要通过设备进行回收再利用。时隔半年多,这些设备使用情况如何?氟利昂回收现状怎样?记者走访了太原市部分汽修厂及相关部门进行调查。
设备大都在“冬眠”回收状况不乐观
随后通过电话采访,记者了解到,太原其他四家汽修企业及吕梁、朔州、忻州等多家领到回收设备的汽修厂,设备大多在“冬眠”,回收情况也都不太乐观。
车主和回收单位对接不协调
据省环保厅污控处副调研员贺红介绍,过去,国内生产的汽车空调都以氟利昂为制冷剂。由于其对臭氧层造成了严重破坏,国家规定从2002年1月1日起,国内所有汽车生产企业都改用更加环保的四氟乙烷做空调制冷系统。
据省公安厅交管局统计,全省机动车保有量截至6月底达到326万余辆,其中30%左右为2002年前出厂的,这意味着至少有97万余辆的机动车仍在使用氟利昂。
“现在汽修厂那么多,用这种氟利昂的车主不见得就会来我们这里修。”鸿奋汽车维修有限公司表示。“一些车在送来维修之前,氟利昂就已经全部泄漏,这也是导致回收困难的一个原因。”对此,贺红也表示,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差,再加上目前我省氟利昂回收体系还不太健全,才使得车主和回收单位出现了对接上的矛盾。
环保意识需增强
“现在这35家汽车维修企业,只是全省第一批具有技术条件回收利用的汽车维修企业,下一步,我们还将投入使用更多的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设备。”贺红告诉记者,对于目前存在的种种困境,环保部门也一直在想办法,因为氟利昂不仅涉及到汽修行业,它的重点使用区域还是家用电器,而目前我省还没有一家定点回收企业来专门处理空调、冰箱等电器中的氟利昂。要想提高氟利昂的回收率,还需进一步健全体系。
此外,百姓环保意识也需提高。记者在省城长风街、建设路的多家汽车维修店采访时了解到,他们在维修空调的过程中,大都将氟利昂直接排放,然后再重新灌注,而相当数量的车主和维修人员,对于给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经济上的损失都满不在乎。
本报记者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