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月29日上午,在和平区宝鸡道一带闹市区逛街购物的市民中有些“内急”者,他们再到附近原来的一座普通公厕“方便”时,惊喜地发现此间的公厕已是一座新型的生物环保公厕。和平区最近构建的8座此类高档且“全年候”的公厕陆续启用。
去年深秋,河西区环卫部门斥巨资自上海引进一座生物环保公厕,并安装于天塔湖广场。由于上海与本市气温差距较大,制作厂家根据上海气温所制定的先进的粪便生物处理系统,在本市冬季不能正常使用,本报对此高级公厕“猫冬”的尴尬进行了连续报道,促使有关单位进行反思,并采取了相应的补救措施。
去年秋季,和平区在决定一举构建8座高级公厕时,就借鉴了天塔湖广场生物环保公厕的经验教训,不仅引进地改为北京和青岛,而且瞄准本市极端最低气温,对关键部件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确保这种生物环保公厕从“降生”就克服了“先天”缺陷而不再“猫冬”,达到“全年候”正常使用。即使在近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时,其生物处理系统也能将粪便“拿捏”成粉末状物体,并由抽取设备吸走,达到无臭味、无污染的环保要求。考虑到这8座高级公厕都坐落在电报大楼、民园体育场、抗震纪念碑等重点地段,不仅内部设有热水器、音箱、残疾人轮椅液压升降台、无障碍通道、特制坐便器等高档设施,提升如厕方便性和舒适度,而且外形新颖、漂亮,堪称街头一景。据悉,本市其他市区也将仿照此举,构建此类公厕,全面提升津门公厕水平。 姬培栋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