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月6日消息(记者李文蕊)记者从北京市环保局了解到,1月5日,该局环境监测处负责人就北京市启动PM2.5监测、完善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制度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回答“关于北京空气质量监测现状”的提问时,负责人回答,北京市在1984年完成了空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初期建设并投入运行,当时有8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主要分布在当时的城八区。2000年以后,北京开始逐步扩建完善空气质量监测系统,至奥运会前,建成了27个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子站,分布在全市各个区县,开展例行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按照国家关于空气质量监测的有关规范要求,监测空气中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24小时连续自动监测。并于1998年开始周报,1999年开始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信息,2001开始发布预报信息。
在回答“关于北京开展PM2.5监测的情况”的提问时,负责人回答,目前,北京市还没有全面系统的开展PM2.5常规监测。根据我市大气污染防治进程,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自2006年起,已经开始利用综合观测实验室对PM2.5进行研究性监测。奥运后,选择部分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子站,在不同时段开展了阶段性的PM2.5研究性监测。
在回答“关于PM2.5监测和公布进度安排”的提问时,负责人回答,现在我们已经启动了PM2.5监测网络建设,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根据建设进度,完成一个点站建设就发布一个点站监测信息,同时完善整体空气质量信息发布方式。计划在春节前,首先通过监测中心网站等实时发布各监测子站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3项常规污染物每小时的浓度数据。同时公布综合观测实验室的PM2.5 研究性监测数据,供市民参考。国家新标准和相关监测规范发布后,将按照监测规范,利用现有仪器设备先在6个监测子站开展PM2.5监测,同时发布实时数据;根据监测设备采购、调试工作进展,会逐步增加PM2.5监测子站,力争年底前完成全市的PM2.5监测站点建设并发布实时监测数据。
在回答“关于开展PM2.5监测的准备工作”的提问时,负责人回答,启动PM2.5监测要从四个方面做准备。一是申请资金,订购监测设备;二是优化监测网络布局、建设站点、单机和系统调试;三是升级市环保监测中心的网站,调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收集分析信息系统;四是进行人员培训。
在回答“关于完善空气质量信息发布制度”,负责人回答,准备从5个方面完善空气质量信息发布方式。按照国家新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一是发布纳入常规自动监测范围的各项污染物监测信息,包括PM2.5和臭氧的监测数据;二是借鉴国际通行做法,将过去侧重发布全市一个平均数据,改为发布各个监测子站的数据,使市民能够了解到自己生活区域的空气质量情况;三是由每天只发布一个24小时平均值改为发布各监测子站各项污染物的每小时的数据;四是以市环保监测中心网站为依托,增设空气质量信息专业发布平台;五是改进空气质量信息发布的提示语言,使之更贴近市民生活,更好为市民服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