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29日电 据香港中通社报道,9月29日晚由香港某环保团体举行的“无冷气夜”,吸引了5万名市民及超过60间企业承诺参加。这是香港最近环保活动不断升温过程中的大型活动之一。
进入九月,香港各界环保活动渐入高潮,层出不穷。特首高官与各界市民齐齐参与,是其中一个最大特色。
9月5日,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以“香港容得下佛门净土吗”为题,在其网上专栏“局长随笔”撰文,谈及香港不乏禅林寺院,但随土地开发,不少清修之地已陷入闹市里,仍能够远离尘嚣保存下来的净土,例如大屿山的鹿湖一带,正在受到土地开发商的威胁。
3天之后,香港十多个佛教团体发表联署声明,批评有商业机构在大屿山鹿湖,利用佛寺牟利,出售骨灰龛位,要求政府立即禁止出售这些龛位,令环境回复清静。
9月9日,香港环境局局长邱腾华与多位立法会议员,先后到九龙塘、沙田及大埔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停车熄匙”法例对运输业界的影响。他最后坦承,巴士公司提出的容许巴士开引擎5分钟后才让乘客上车的要求,实际上对环境构成很大的问题。
香港是著名的“冷气之都”,每年的市民用在冷气的耗电量占总量的三到四成,夏季更高达六成。5分钟开冷气候客的要求都难以获得环境局局长的认可,可见,香港社会对“停车息匙”的环保要求,已经在遏制市民向来享受“叹冷气”的追求。
为响应“国际无车日”,9月19日,香港近千名市民骑单车往来于港岛的中环和北角,参加人数比去年增长8倍。9月22日“国际无车日”,香港特首曾荫权和部分高管分别用步行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方式上班。
对于香港9月环保活动的增多,香港理工大学卢永鸿教授认为,目前香港市民的环保意识,已经从以前的被动接受,变成现在的主动参与。9月份,天气秋高气爽,学生结束暑假回校,因此显得环保活动较多。
卢永鸿认为,目前香港有三个方面工作,可以令环保效果更明显:
一是加强对电厂的环保监管,目前电厂发电的排废占了全港排废的40%至50%。
二是控制汽车尾气排放,可以参考内地政府的做法,提升汽车的环保标准,尤其是加强对旧巴士的排气监管,这样做的效果,要比现在考虑的“停车熄匙”效果更好。
三是建立一个以地下铁路为骨干的可持续交通系统。因为目前香港地下铁路网路,尚未做到全面通达,在港岛、新界等不少地方,地铁尚未达到,市民只能依靠巴士作主要公交工具,如果比较环保的地铁网络能通达全港,诸如天水围到中环、上水或元朗到港岛的巴士线路,就可以取消。巴士一旦成为各地铁站的接驳交通工具,香港的空气污染就会明显改善。而且,公交系统更便捷后,私家车的使用次数也会减少。
卢永鸿表示,可持续交通系统在香港要顺利实施,需要有关方面改变以经济利益为主的考虑思路,而代之以整个交通系统的考虑为主。(记者 呈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