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境污染治理 > 水污染治理 >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

    污水处理生化调试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08-20 访问:

    一 污泥的培养

    方法有同步与异步培养与接种,同步是培奍与驯化同时进行或交替进行,异步是先培后驯化,接种是利用类似污水的剩余污泥接种。

    活性污泥可用糞便水经曝气培养而得,因为粪便污水中,细菌种类多,本身含有的营养丰富,细菌易于繁殖。

    通常为了缩短培菌周期,我们会选择接种培养。

    先说粪便水培菌

    具体步骤:

    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再用生活污水或河水稀释,至BOD约为300-400,进行连续曝气。这样过二,三天后,为补充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和排除由微生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应进行换水,换水根据操作情况分为间断和连续操作。

    1.间断操作:

    当第一次加料曝气并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绒絮后,就可停止曝气,使混合液静止沉淀,经1-1.5小时后排放上清液,把排放的上清液约占总体积的60-70%。

    然后再加生活污水和粪便水,这时的粪便水可视曝气池内的污泥量来调整,这样一直下去,直至SV达到30%。一般需2周,水温低时时间要延长。

    在每次换水时,从停止曝气,沉淀到重新曝气的总时间要控制在2小时之内为宜

    成熟的污泥应具有良好的混凝,沉降性能,污泥内有大量的菌胶菌和终生

    纤毛类原生动物,如钟虫,等枝虫,盖纤虫等,并可使污水的生化需氧量去除率达90%左右

    2.连续操作:

    在第一次加料出现绒絮后,就不断地往曝气池投加生活污水或河水,添加粪便水的控制原则与间断投配相同。往曝气池的投加的水量,应保证池内的水量能每天更换一次,随着培奍的进展,逐渐加大水量使在培养后期达到每天更换二次。在曝气池出水进入二次沉淀池后不久(0.5-1)就开始回流污泥,污泥的回流量为曝气池进水量的50%

    驯化的方法:可在进水中逐渐增加被处理的污水的比例,或提高浓度,使生物逐渐适应新的环境开始时,被处理污水的加入量可用曝气池设计负荷的20-30%,达到较好的处理效率后,再继续增加,每次以增加设计负荷的10-20%为宜,每次增加负荷后,须等生物适应巩固后再继续增加,直至满负荷为止。

    如果被处理工业污水中,缺氮和磷以及其它营养物时,可根据BOD:N:P为100:5:1的比例来调整。

    个人认为在此阶段,必要的超赿管路要具备,工艺没设计的可用消防管代替。

    而且各种分析要跟上去,和种参数需及时测定,特别是镜检,因为有经验的人可能通过镜检和数据就可以很好的完成任务,另外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比较重要,有些现象要果断处理,有些则需等侍再认定上面是异步法,同步就是在污泥培养过程中,不断加入工业污水,使污泥在增长过程中逐渐适应工业污水的环境,这样虽可缩短培养和驯化的时间,但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又缺实践经验则难以判断问题出在哪一个环节上。

    若有条件,就 是接种培养,这样可缩短时间,若是相似的污水的污泥,更可提高驯化效果。

    二、试运行

    当活污泥培驯成熟后,下一步则应进行以确定最佳条件为目的的试行动阶段,首先以设计条件为中心,设定几个阶段的条件以制定试运行计划,一般作为变数考虑因素有混合液内活性污泥浓度。回流率,曝气量,二沉池的混合液和污泥的泥令,污水进水的方式是连续还是间断的。

    将这些因子组成几种试验条件,观察各个条件下的处理效果。

    在这个时候,应当注意的是培育成适应于某些处理条件下的污泥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不可能象物化那样,马上效果就出现了,因此,用条件变更后短时间内的处理结果来判断会产生误差。应当是多观察处理水质和污泥的性质,在这些参数稳定后再进行正式试验。一般需要3-4周比较稳定。

    按生化原理:要求在曝气池内保持适宜的微生物与营养物的比例,供给的氧,适应的搅拌强度,一般用污泥负荷加以控制,

    污泥浓度应天天测,根据浓度或SV,便可控制污泥回流率和剩余污泥量,并可获得这方面 的运行规律。另外剩余污泥量也可通过相应的泥龄来控制。

    关于供氧量,要满足两方面 的需要,一是混合,一是生物生长需要。

    在最高负荷时,溶氧也应该在1以上,空气量过大也不行,会导致污泥解絮,当污泥负荷超过0.35时,所需的空气量差不多是一定的,在0.25以下时,所需空气是急剧增加的,其原因是在污泥负荷为0.35-0.5时,氧化和吸附是均衡的,生物的耗氧量降解量与需氧有一定的关系。但在低负荷时,相当部分

    污泥为氧化所破坏,此外,因易于产生硝化作用,因此所需的空气量大增。减量曝气法,氧化慢于吸附,且曝气时间短,所需空气量更少

    污泥回流根据浓度而定,回流少是经济的,尽量使用高浓度污泥,为此在二沉池内积存大量污泥是合适的,但应避免污泥停留过长,腐败上浮

    关于进水的方式无太大的影响,根据实际情况来比较。

    如果曝气池的容积不够大或污泥回流有限制的话,应采用阶段进水,这样会减少冲击的影响
    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

    1 指示活性污泥性质

    (1)污泥恶化。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现以下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属、滴虫属等。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

    (2)污泥解体。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

    (3)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4)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通过反应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

    (5)污泥良好。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

    2 指示反应操作环境

    (1)优势种属。Modoni在1988年对污水处理厂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总结出:高负荷、曝气量相对不足时,小鞭毛虫占优势;过短的水力停留时间,造成小的游泳型纤毛虫占优势;非常高的负荷或存在难降解的物质时,出现小的裸变形虫和鞭毛虫;大量出现匍匐性和固着性纤毛虫或有壳变形虫时,表明运行环境良好,处理效果好。另外有研究证明,溶解氧不足易出现阿托氏菌属、扭头虫属和新态虫属等;而过分曝气则出现肉足类及轮虫类;有机负荷很低,出现硝化作用时,能观察到游仆虫属、旋口虫属、表壳虫属、鳞壳虫属及轮虫等;在除氮污水厂,低负荷,长水力停留时间及高溶解氧的场合,有壳变形虫是最好的指示生物


    (2)形态变化。在一定条件下,原生动物能分泌胶质并形成膜将虫体包围起来,形成孢囊。大多数孢囊用以保护虫体免受不利的环境因素(如温度不适,pH值变化,食料短缺等)的影响。待环境转好时,虫体能恢复活力,脱孢而出。同样,鞭毛虫的鞭毛在条件不利时,鞭毛消失,条件适宜时,又重新生出。当曝气池中溶解氧降低到1 mg/L以下时,钟虫生活不正常,体内伸缩泡会胀得很大,顶端突进一个气泡,虫体很快会死亡;当pH值突然发生变化超过正常范围,钟虫表现为不活跃,纤毛环停止摆动,虫体收缩成团。所以虽然观察到钟虫数量较大,但虫体萎靡或变形时,则反映出细菌的活力在衰退,污水处理效果有变差的趋势。
    四。伴随着生化有时会有大量的泡沫出现

    污水处理中泡沫原因

    1.水中含有表活性物质

    2 丝状菌过量生长会导致菌胶团携带大量空气从而在水面形成稳定的,难以去除的浮渣泡沫,现在已证明丝状菌的过量生长是生成泡沫的主要原因

    3如果废水中含有过量的脂肪酸,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较长,污泥回流率较低,较低的F/M比会造成丝状菌的过量生长,导致泡沫产生消除和控制:

    常用的有:表面高速流喷射,

    控制污泥停留时间

    提高回流比和F/M比

    消泡剂的使用
    对生物相的补充:

    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基本思想:每种废水的生物相均有所不同!

    找出稳定运行时常见的几种微动物数量变化来指导运行管理或是预测,才是最佳的方法。

    意思就是:每种废水,不论是废水的种类或是相同种类的不同水质情况下,生物相是有所不同的,不能互相套用。

    看虫相应以类来看,不能片面看某种,这样会让你发神精的。

    但总有一规律:就是生物相在不同的阶段总是由某种或说某类虫相占优势的,在处理稳定的情况下变化不是很大,但如果出现很大的变化:质的变化(另一类虫相占优势)或量的变化(某种异常活跃,个体非常饱满),这应该引起重视,并同时与测出的数据和水的表观结合起来看(如颜色,味道,SV或是膜观),这样方便判断。

    强调的一点就是每种废水在处理稳定时的生物相是不同的,意思就是说只有自己工程运行稳定后,才能根据自己的平时的虫相来判断和指导运行,别人的只能当作参考,特别是工业废水。

    在这里也并不是说有些共同规律的生物相变化我们就不参考。本人绝无此意,相反认为,如果能把一些最基本的规律掌握,你可凭这些指导和分析一切的现象。

    一,色,味道

    正常运行无色的工业废水厂或是城污厂,污泥一般呈黄色,如果进生化的水有颜色,相应的污泥就可能呈其它的颜色。

    如有臭皮蛋,污泥发黑,臭,说明负荷过高或是有抑制物,然后才导致DO不足,如果颜色转淡,则是负荷过低,然后才是DO过高,这是污泥自氧化所致。

    以上污荷是因。

    二,二沉池观察

    活性污泥的性能可以从二沉池表现 出来,

    上清液清澈而且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好

    上清液混浊---------------负荷过高,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完全

    泥面上升,SVI高----------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能差

    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

    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反硝化,污泥腐败

    细小污泥飘泥----------水温过高,C/N比不适,营养比失调

    这是用眼观察的,我认为最好对生化池的污泥先进行沉淀观察并与SV结合起来分析的好。

    三,曝气池的观察

    应多注意瀑气池液面翻腾情况,有无成团气泡上升,如有表明管道或气孔堵塞,若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

    气泡量的多少,在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气泡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泡沫,污泥负荷高,水质变化时,泡沫量往往增多 ,如有洗剂剂,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如若SS突然增加,水中无气泡,若含油过高,水中也无气泡。

    泡沫是白色,且泡沫量大,说明水中有较多的洗剂,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太长或老化,或污泥破碎后而被吸附在气泡上所致,若呈其它的颜色,说明含有其它的发色物质。

    检查气泡是否易碎,在负荷高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时,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这方面可能详看楼上的帖子关于泡沫的。

    总的原则:注意总结自己厂的情况,别人的可能做参考。
    污泥的性状

    我们对污泥除了活性外,还要求力求好的沉降性。

    简便的方法就是测:SV,这值一般在15-30较好,但是你有了经验后,这个数值你可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定。

    有时会发现二沉池泥面偏高,但又没出现异常情况,这可能是污泥增长速率较高,而排放污泥量较少,造成污泥浓度过高所致。

    在进行沉降实验时,有时会发现污泥沉降界面不清的现象,这种情况在污泥短期缺营养或是由于中毒造成解絮的时期,比较明显,这主要是污泥中絮粒大小悬殊所致,大的下沉快,小的慢,形成一个非连续层。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工艺 污染治理
    分享到:

    上一篇:中央空调循环水处理工艺过程
    上一篇:水处理药剂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