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蒋万全 通讯员吕中瑞)西气东输二线干线建成投产,让享受多年天然气绿色“红利”的上海市民尤为关注。7月14日至19日,上海新闻媒体深入西二线霍尔果斯首站和西气东输一线无人区场站等地采访,刊载大量生动报道,在上海社会各界产生积极反响。
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电视台、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第一财经日报和中国石油报等媒体记者参加了此次“走进西气东输”的采访活动。
7月14日,采访团首先来到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采访,详细了解西气东输运营和西二线工程情况。西气东输2004年开始向上海供气至今,累计向上海市供应天然气133亿立方米。目前,上海市场50%的天然气来自西气东输,而中国石油每年供应上海市的气量还在逐年递增,为上海市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一组组详实客观的数据,加上多年来的切身感受和上海民众的反映,记者们对中国石油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提升民生质量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随后,采访团一行前往新疆,深入西气东输鄯善站、西二线霍尔果斯首站和天山深处的小站,对无人区管线如何巡护及中国石油管道运行员工生产生活等情况进行采访。
到鄯善站采访途中,在40多摄氏度高温的炙烤下,采访团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中颠簸几个小时,深深理解中国石油人的艰难和不易。来到鄯善站,记者争先恐后采访员工是如何克服无人区的各种困难,坚守沙漠戈壁,忍受孤独寂寞,不畏艰难确保天然气供应的。离开鄯善站时,媒体记者对中国石油员工的无私奉献精神深表敬佩。
在西二线霍尔果斯首站,采访团深入了解中亚—西二线工程建设和运行情况。他们还驱车来到西二线著名的天山果子沟三十八道弯现场,切身体验中国管道建设的坚苦卓绝、管道巡护和保供的不易。
采访中,记者们一边深入实地采访,一边书写员工扎根边远艰苦地区,以苦为乐、甘于奉献和勇担责任的精神风貌,用一篇篇鲜活的文章、一组组生动的图片,向社会展现了中国石油对上海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民生质量的提升做出的贡献,在社会各界产生积极反响。
正如鄯善站站长刘自明所说:“我们虽然长年累月在无人区工作,但一想到我们的工作让沿线3亿人、上千个企业受益,我们就感到非常光荣!同时,我们的工作通过新闻媒体的报道被全国人民所了解,我们感到就是再苦、再累、再难,付出得再多,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