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资讯 > 石油三基工作新闻探访录

    石油三基工作新闻探访录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1-07-11 访问:

      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前夕,记者一行踏上北去的列车,来到石油“三基”工作的发祥地——大庆油田。半个世纪前,大庆油田中十六联北二注水站对照中一注水站“一把火烧出的问题”,出台“岗位责任制”,由此逐渐形成了各行各业竞相传扬的强“三基”工作。

      转型升级,要做的工作很多。几年前,集团公司就把石油“三基”工作当做一项浩大的基础管理建设工程,提到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面前。上网浏览一番,有心人还会发现,不光石油行业,其他许多行业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到“三基”工作上。石油“三基”工作魅力何在?请看——

      经典---英雄辈出

      北二注水站,是大庆油田岗位责任制发源地。当年的一把火,烧掉了中一注水站,震动了全油田。康世恩派宋振明到北二注水站蹲点调查,总结出一套能够覆盖油田方方面面,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老一辈石油领导人呕心沥血的八大岗位责任制及其一整套企业基础管理制度由此诞生,并逐步发展演变成为后来的以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和基本功训练为主要内容的石油“三基”工作。

      经典石油“三基”工作的无穷魅力

      走进北二注水站,映入眼帘的是几幢绿荫环抱的老式厂房。红色墙面上,“北二号注水站”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是那样鲜亮。站党支书告诉记者,原有的厂房一直没有拆建过,还是50年前的样子。厂房边一个一米来高的玻璃柜里,静静地摆放着一个硕大的老式闸门,闸门上的螺纹丝杠银光闪闪,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个使用42年仍灵活好用的高压截止阀,现已按制度规定光荣退役,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闸门旁一块大理石墓碑下,安放着宋振明同志的骨灰。望着眼前这一切,记者禁不住眼眶发热。仿佛看见当年石油老领导和工人席地而坐,讨论建立石油“三基”工作制度的动人情景,仿佛听见老一辈充满深情的呼唤,千万不能忘记凝结着几代石油人集体智慧的“三基”工作优良传统。

      中四采油队,大庆油田“三老四严”优良传统发源地。“三老四严”是石油“三基”工作的灵魂。50多年来,中四采油队班子换了一届又一届,工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三老四严”的优良传统作风,始终激励全队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进取心,做细、做实每一项工作,做到最好、做到极致。年轻的女支书介绍了他们以党支部建设为核心,加强基层建设,不断赋予“三基”工作时代新内涵的奋斗历程。看着队史陈列板上,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亲临中四采油队视察,高度评价、热情赞扬“三老四严”优良传统的厚重话语,听着年轻一代“继承不丢根,创新不失真”,努力建设“三老四严”一流采油队的铿锵誓言,记者仿佛看见中四采油队老英雄辛玉和手拿放大镜照钢丝,老会战杨德福血染镐把战严寒,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李文英,劳动模范李春富、蔡晓云,杰出员工王鸿平、优秀共产党员韩景山、李春玲……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业绩。中四采油队50多年风雨历程,展现的是一幅新老石油人扎根一线,埋头苦干,锲而不舍,默默奉献,勇攀高峰的英雄群体形象。

      在大庆油田,像北二注水站、中四采油队这样几十年如一日,争创一流,勇站排头,与时俱进,永不褪色的英雄群体,不是几个几十个,而是一大片。他们心系国家,鞠躬尽瘁,像松辽平原上千千万万棵小草一样生生不息。全国各地慕名前来学习参观的人群纷纷赞扬“大庆是一座大熔炉”。一位老专家意味深长地说,这种英雄群体辈出的现象举世罕见,蕴涵着深厚的石油企业文化底蕴,对大庆油田乃至石油石化行业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值得深入研究和深刻总结。

      高耸入云的钻塔,把记者一行引向了功勋卓著的钢铁1205钻井队。登上钻台,进入一间满眼仪表、按钮,如同汽车驾驶室一般敞亮的工作室。随行干部告诉记者,这就是国产新型现代化钻井装备的中枢——司钻操作室。年轻的当班司钻双手紧握操纵手柄,全神贯注地凝视着窗外的钻井平台,一如当年铁人王进喜头顶青天,身穿道道服,手握刹把,傲然屹立钻台的经典形象。不知是谁脱口而出:哪个是刹把?大钳在哪里?手握轻巧操纵手柄的年轻司钻一句“我也没有见过”的平静回答,令记者禁不住感慨万千。

      是啊,石油钻井一线的变化实在太大了、太快了,年轻人只能从老照片上看到久远的过去。昔日的老式钻井设备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代超越一代的现代化、数字化优良技术装备。放眼井场,眼前的一切无非还是井架、钻机、钻杆、泥浆泵……然而,这一切早已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传统的钻井生产管理方式已经被现代化、数字化的钻井生产管理方式取代了。不仅钻井一线是这样,其他石油专业领域也是这样。然而,变中也有不变,“三基”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没有变,也不可能变。

      纵观国内外各种各样的企业,无论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差异有多大,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和基本功训练这三大基础要件,却如同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石一样,任何时候都不会变。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三基”工作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记者由此想到,认识大庆经典,需要激情,更需要理论。

      就在记者离开大庆,奔赴其他油田采访的时候,6月21日,壳牌董事会主席约玛·奥利拉一行,不远万里,飞抵大庆油田。到访者中除壳牌董事会和执行委员会成员外,还有全球大项目主管和技术总裁、美洲地区上游业务总裁和全球下游业务总裁。面对如此高规格的“外国人学大庆活动”,我们又该作何感想?

      石油“三基”工作的魅力究竟何在?需要更深层面的回答。认识石油“三基”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认识经典的过程。经典是一个既熟悉又神秘的认知海洋,认知了经典就认知了历史,认知了现实也认知了未来。大庆,是大庆人的大庆,石油人的大庆,更是全国人民的大庆,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我们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探索和研究本土化的大庆经典、石油经典。

      现代---自主创新

      长庆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核心技术不是舶来品,而是自主创新成果,这是最令石油人感到振奋,引以为豪的。应该给长庆科研有功之臣发一个大奖章,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颠覆”了传统的油田建设模式,引发了油田生产建设领域一场史无前例的基础性生产和管理变革,把油田现代化建设送上了日新月异的快车道,也把石油“三基”工作带进一个充满改革创新活力的新天地。

      现代石油“三基”工作的诱人前景

      中国石油有个大庆,还有个长庆。记者此次采访,又听到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长庆油气当量今年就可超过4000万吨,和“油老大”大庆比翼齐飞。再过两年,长庆油气当量将达到大庆当年连续高产稳产时的水平——5000万吨,成为又一个“陆上大庆”。

      从大庆到长庆,“两庆”展翅,比翼腾飞,这是何等壮观、何等豪迈、何等令人神往的历史时刻。

      在鄂尔多斯盆地,记者目睹了中国陆上最大的世界级气田——苏里格大气田的风采。苏里格气田担负着向首都北京供气的庄严使命,气田资源基础和供气能力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北京的气化程度和大气净化速度。对此,苏里格气田上上下下早已成竹在胸。未来的苏里格气田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气田,成为21世纪科技、绿色、和谐的现代化大气田。

      在毛乌素沙漠腹地采气四厂苏东66—04井场,记者看到由7口丛式井建成的气井组,看到井口数字化采集装置、数字化远程控制箱、一体化遥控摄像头及云台、太阳能自动供电设备……却没有看到一个采气工。原来,这是一个无人值守井场,除定期维护和排除故障外,不需要人员值守。驱车几公里,来到建有围墙和电子门禁的集气站,记者刚踏进站大门,就被一阵急促的高音喇叭声叫住了。原来进站人员中有人没戴安全帽,几十公里外的监控人员喊话提示立即整改。只要有人靠近集气站,一举一动都在“千里眼”、“顺风耳”的严密监控之中。篮球场大小的集气站里,装有两台数字化加热炉,站内空地上布满各式各样的数字传感器。随行干部告诉记者,三个月前,随着数字化管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值守人员全部撤离。

      气井和集气站都没有人,采气工的岗位在哪里?

      驱车60多公里,来到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整洁院落。这里是采气四厂下属的作业一区,管辖着区内11座集气站,493口气井。数字化使人员精减近一半,在岗人员全都集中在这里。在作业区控制中心大屏幕上,记者看到刚刚到过的气井和集气站。大屏幕前,坐着一排手持鼠标,神情专注,操作电脑的年轻人。他们就是数字化气田的采气工。

      数字化使一线工人彻底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和风里来雨里去的工作环境,身份也悄然发生改变,由过去的气井“护士”,变成气田“大夫”,成为必须具备相当技能水平才能上岗的气田管理人员。作业区掌控着辖区内每口井、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轻点鼠标,几分钟内就可以把所有气井巡查一遍。发现问题,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按预案自动作出应急处理。

      数字化使传统的采气班和采气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扁平化的作业区管理。员工实现集中管理后,基层党建工作有了时间上的保证,长期困扰一线的许多“老大难”问题有了解决的条件和可能。食宿实现了餐馆化、公寓化,各种文化、体育、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谈起数字化带来的好处,一线工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作业区内绿树成行,绿地连片,花团似锦,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如果不是置身沙漠中,谁能想到,这里竟是一个日产40万立方米天然气的基本生产单元。数字化给石油一线带来一种生产和生活一体化的全新管理模式,传统的石油“三基”工作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基层建设、基础管理、基本功训练在“让数字说话,听数字指挥”的现代化生产运行环境中,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产生了质的提升和飞跃。这就是现代石油“三基”工作。

      地处陕北黄土高原的第八采油厂,是长庆油田第一个实现全数字化功能的现代化采油厂。实现数字化全覆盖后,传统的“金字塔”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被彻底打破。采油厂通过采油区和联合站共建,撤销采油队,精简机关组室,按数字化流程的要求,建立起“井站一体、电子巡护、远程监控、精确制导、智能管理”的扁平化管理模式。传统的单井“单兵作战”,变成新型的作业区“集结式”团体作战。通过网络传输、智能控制等高科技手段,将4个作业区的1601口油井、312口注水井、46个站库、数百公里油气管道等生产管理要素,集结在一套管理系统内。一线操作远离了风险源,人员远离了风险点,减少了接触风险的频次。即使现场需要,必须接触风险源、风险点,也事先有操作计划、应急预案,不会打遭遇仗、无准备之仗。

      一位基层干部意味深长地说,数字化的最大受益者是一线工人,带给他们的最大好处是实现了“本质安全”。细细品味一番,这话不无道理。数字化给石油一线带来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革命,一些传统企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在实现了数字化的企业不仅可以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所谓“本质安全”,朴素一点理解,就是远离风险源、风险点的安全。这在传统企业是难以做到的。数字化不仅极大地解放了石油生产力,而且解放了石油一线工人,将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水平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进入一个充满无限想象力的数字化新境界。

      采油八厂的数字化建设,从方案提出到基本建成投入运行,只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在山峁起伏、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上,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奇迹的创造,首先应该归功于长庆油田的科研人员。是他们潜心研究成功的秘密武器——数字化橇装设备,给数字化油田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这项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在长庆油田采气三厂,记者目睹一场数字化条件下的“岗位技术练兵”,全程观摩几十公里外一口气井“突发火灾”后的实战应急演练全过程。这是一场全方位调动油田和当地社会资源,前后方统一指挥、各部门协同作战、多系统、多工种、多岗位共同参与的立体化“岗位技术练兵”。整个应急演练过程全部呈现在厂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800公里外的长庆油田总部机关指挥中心和下属各单位管理中心可尽收眼底,尽数参与,实时监控或观摩研究。这种数字化条件下的全方位、立体化“岗位技术练兵”,在传统石油企业是看不到的。

      在地处革命圣地延安的长庆采油一厂,记者看到了令人耳目一新,眼界大开的数字化党建平台。平台按照层级化管理、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的思路,将党建工作业务流和数据流融为一体,纳入一个科学、实用的网络平台。全厂每个党员、每个党支部都有自己的网上活动园地。活动情况、工作进展、业绩考核,尽数纳入其中。无论何时何地,远在百里之外的油井现场,身处后方生产生活基地,只要打开随身电脑,就可上网参加党组织活动。这种数字化条件下的移动性、交互式党建平台,在传统石油企业也是看不到的。

      海外---中西合璧

      东方物探的“八大管理体系”在相当程度上传承了以经典石油“三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石油企业优秀管理文化的精华,吸收了以国际一流大公司为模板的西方企业优秀管理文化精髓。中西合璧,交相辉映,取长补短,相互借鉴,融会贯通,创新提高,放射出诱人的光彩。

      海外石油“三基”工作的博弈打拼

      石油“三基”工作在国内影响深远,在海外境遇如何?

      记者带着这个问题,驱车来到了东方物探。其实,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反承包时期,东方物探就已经开始面对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挑战了。外国监理活还没有开始干,先讲管理标准。“车辆要装防翻架”、“乘车要系安全带”、“不达标不能开工生产”……这些今天看起来很平常再自然不过的管理要求,在当时的东方物探员工看来却不屑一顾。就拿戴安全帽来说,外国监理成天挂在嘴边,一些人就是旧习难改,还反过来埋怨外国监理“遇事太死板”,“要求太苛刻”。

      万事开头难,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就拿基层建设来说。刚跨出国门时, 他们还像国内那样,按部就班地开展党组织活动。但活动很快就遭到当地监理的阻拦,警告他们违反了所在国家法律。然而,他们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党员身份,没有停止过党组织活动,而是逐步摸索党组织活动的招数。其中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党组织活动纳入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使两项活动尽可能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为此,东方物探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任命项目经理和党支部书记同时进行,支部成员就是项目骨干,一套人马,两条线运行,既坚持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又排除了不必要的麻烦。

      这些年来,东方物探海外基层建设始终没有断线,而是越抓越细,越抓越有劲,越抓尝到的甜头越大。到目前,东方物探已先后颁布7个海外基层建设有形化文件,建立了统一的党建平台。每逢党组织活动日,党员都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驻地大屏幕前,或者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神情庄重地接受国内总部的党建指令,严肃认真地过党组织生活。海外业务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先锋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凡是与东方物探打过交道的外国人都知道,东方物探内部有一个神圣而又庄严的组织,员工心目中有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随时随地都在发挥着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哪里有困难,哪里有危险,这个组织就会出现在哪里,关键时刻冲到最前面的人总是他们。他们就是东方物探的中国共产党员。

      苏丹是东方物探的海外主要市场,从进入之日起,就战火不断。战火经常蔓延到东方物探营地和施工现场。是党员冒着生命危险,与交战双方斡旋,为施工赢得宝贵的时间。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是世界上最不安宁的地方,作战飞机经常在头顶上空盘旋,枪炮声、爆炸声不绝于耳。是党员身先士卒带领员工,身穿10多斤重的防弹衣,日夜坚守在工地上。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在东方物探举不胜举。党员是东方物探海外博弈打拼的主心骨。

      质量、安全、环保,即HSE管理,被称为国际市场的“准入证”。传统的石油“三基”工作也有这方面的内容,但管理较为粗放,无法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需要。东方物探就下决心全面提升“三基”工作水平和管理水平。先虚心向外国人学习,不惜血本,花大价钱,聘请国外专家传授HSE管理知识,培训自己的管理人才。瞄准国际一流专业公司,反复摸索、实践,七易其稿,很快就建立起自己的HSE运作管理体系。经国际权威机构评价鉴定,东方物探的HSE管理是一流的,不少方面已经超过了国际同类型企业的标准。

      经过多年实践,东方物探已结合自身实际,建立起了以项目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八大管理体系”,即项目管理、HSE管理、市场管理、技术支持、人力资源开发与薪酬管理、财务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和监督约束管理。做到了“事事受制度覆盖,人人受流程约束,环环受机制协从,处处受管理控制”。随着实践的逐步深入,东方物探对业已建立的“八大管理体系”不断修改、充实、完善、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整套初具东方物探特色的管理制度和管理规范,并通过信息化技术,将其“定格”进了自行研究开发的企业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数字化、网络化的全方位覆盖。

      记者感触最深的是,东方物探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舍得投入,下大工夫,花大本钱。东方物探每年投入的人才培训经费都在3000万元以上,培训员工超过1.5万人次,其中包括外籍骨干雇员500多人次。经过多年建设,东方物探已在国内外建立了7个海外人才培训基地,初步形成与国际市场接轨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先后选拔400多名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到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进行深造。选派120多名中高级管理人员赴美国、加拿大、英国进行项目管理、MBA和英语培训。三次抽调70多名中层干部,进行免职脱产一年的英语培训。与国际著名HSE管理培训机构GSR合作开展全员HSE培训,先后有1150名管理骨干接受培训。为大幅提高企业竞争力,东方物探还先后公开招聘外籍市场代理、高级管理人员35名。引进急需高科技人才11名,其中4名被纳入国家“千人计划”。东方物探的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得到中央组织部和国资委的高度评价和赞扬。

      石油“三基”工作诞生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其间探索和实践丰富多彩。这里只摘取了其中几朵鲜花,大量的鲜花还有待百万石油干部职工共同去采撷。然而,石油“三基”工作面临的现状也是复杂、严峻的,充满了挑战性。本文将就此和读者一道继续探索,继续思考。(参加采访的记者:金江山、曾旺、刘晓锋、张云普、杨文礼、马永、廖和明、符立萍)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石油首套国产化大化肥项目在宁夏奠基
    上一篇:南海石油开采两难政治风险求化解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