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五”,中国石油持续大力实施科技兴油战略,牵头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进步对公司贡献率达到52.3%,荣获国家“科技创新型企业”称号,为推进石油石化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这是“石油创造”的传奇,更是“中国创造”的魅力。
当“三次采油”为代表的中国技术享誉国际,当自主研制的万米钻机在国际市场奇货可居,当油气管道万里“潜龙”翻越神州山河,“十一五”期间,高擎科技创新之剑,中国石油人以无限的激情,书写着产业报国、勇于担当的豪迈。
科技兴,石油兴;科技强,石油强。在集团公司科技大会召开之际,让我们回望五年来奋进的足迹,倾听中国石油科技进步的历史强音。
从“石油制造”到“石油创造”
——勇担重任,中国石油挺起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脊梁
翻览石油工业历史长卷,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上,无不印染着科学技术的浓墨重彩。
一项理论认识的突破,改变着一个国家的能源格局。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上“中国贫油论”甚嚣尘上。正是老一辈石油地质工作者坚持用“陆相成油理论”指导实践,才有了大庆油田的发现。中国石油工业自此迅速崛起。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的发展,每步都镌刻着科技创新的辉煌业绩,浸透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艰辛创造。
科技兴企战略,必将载入新中国石油工业史册。
2008年,中国石油开始实施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地下有油,心里不愁。“我为祖国献石油”,增加储量是油气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
加快,加快,再加快!中国石油围绕大局,选准科技发力的主攻方向,突出重点盆地和重点项目,加快老区精细勘探,推进预探和风险勘探。
中国石油集中力量围绕岩性、前陆、碳酸盐岩和成熟探区等勘探领域开展攻关,研发形成5项重大核心配套技术,3项超前储备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保持陆相油气勘探的优势地位,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储量增长高峰期工程实施4年来,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石油27.54亿吨、天然气16784亿立方米。在勘探条件日益复杂的情况下,探井成功率保持在45%左右。
2011年1月14日,人民大会堂,掌声一次次响起。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同时获奖的还有中国石油集团“西气东输工程技术及应用”、 “中国天然气成因及鉴别”和“提高轻质油品收率的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新技术”等9个项目。
大庆稳,东部稳。新时期,面对油田已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产量逐年递减的严峻形势,如何保持原油产量持续稳产高产,牵动着社会的神经。
通过大力实施“大庆油田高含水后期4000万吨以上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大庆油田累计产油20多亿吨,主体油田采收率突破50%,比国内外同类油田高10个到15个百分点。
这只是中国石油依靠科技进步推动油气开发工作的一个剪影。
大庆要“长”,长庆要“大”。集团公司一位领导用这个既形象又有交错感的比喻,阐释我国东西部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方针。今天,科技创新让这个战略逐渐成为现实。随着超低渗油气藏开发、“超前注水”技术优化和水平井压裂现场试验取得突破,石油人成功牵住了“三低”油气田提高单井产量的“牛鼻子”,为长庆油田5000万吨上产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围绕高含水、低渗透、超稠油、三次采油和天然气等复杂油气藏开发技术开展研究,研发形成6项重大核心配套技术,多项超前储备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保持中国陆相油气开发理论技术国际领先地位。与此同时,炼化装置大型化和一体化、重劣质原油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高性能催化剂的使用,大幅降低投资和加工成本,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的升级换代,并使石化产业链得以持续延伸。
一把利器,叩问“地宫”。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油越找越难,井越打越深,特深井钻机研发制造成为各国在钻井装备领域竞争的重点方向之一,“拿着钱也买不到”。着眼长远发展,中国石油科技工作者,毅然靠自主研发,顽强攻关。
3月14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上,中国石油宝石机械自主研制的我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2000米特深井钻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当听到工作人员介绍“关键技术全部实现自主创新,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时,胡锦涛主席点头称好。
石油科技力量的迸发,彰显“中国创造”的魅力。
与“十五”末相比,钻井周期缩短15%以上;大型一体化物探技术软件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万道地震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研制成功,攻克连续管制造核心技术,建成世界第三条生产线,改变高端技术装备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人们也不再诧异,当来自中亚的天然气烹饪出国人餐桌上的飘香饭菜,这个五年,在祖国苍茫辽阔的大地上,一条条“能源国脉”尽情腾越。
西气东输二线,这条我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输送压力最高、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工程,实现中国管道建设从追赶到领跑的历史跨越。X80钢系列产品大规模成功应用,以及相应技术标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在管线钢冶金和制管技术上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从“石油制造”到“石油创造”,科学技术成为中国石油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企业作为主体,挺起共和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脊梁。
一个整体,两个层次
——布阵创新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须有科学、完善的创新体系作为保障。
如何布阵创新体系,中国石油大力加强以科技攻关、研发组织、条件平台和科技保障为核心的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十一五”,中国石油稳步推进科研单位的重组整合,完善研发组织体系。在总部层面,先后组建了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石油化工研究院、安全环保技术研究院,改组充实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2008年,将海外研究中心并入勘探开发研究院,进一步明确了廊坊分院、西北分院和杭州分院的定位和发展方向,实现了国内与国外、石油与天然气、勘探与开发的科研和技术支持一体化。
2010年,中国石油休斯敦技术研究中心启动组建。这是中国石油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的又一发力之举。
在地区公司层面,中国石油规划了企业特色技术发展布局,稳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适应专业化重组和业务整合的要求,调整和优化部分企业科研机构的定位和功能,进一步突出企业特色技术优势,为成熟技术推广应用和生产建设平稳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依托直属科研院所和油气田企业成立大庆提高采收率等5个海外业务对口技术支持中心,海外业务技术支撑能力进一步加强。同时,着力构建和完善国际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国际科技合作联盟。
至此,由8家直属院所、72家企业研究机构,“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中国石油科技研发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握指成拳,集中优势,发力高端。实践表明,“十一五”无疑是中国石油科技工作的“黄金五年”。科技保障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为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勘探开发研究院全面推进“业务全球化、人才国际化、管理科学化、大院一体化”建设,承担国家油气重大专项多个项目和集团公司重大专项研究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位列全国科研院所之最。
“十一五”起步之年,正是石油化工研究院组建之年。五年来,石化院致力于打造“集团公司炼化业务的决策支持和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炼化高新技术研发中心和炼化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中心”,开发出具有强抗重金属能力和高效重油转化能力的新型原位晶化型重油高效转化催化裂化催化剂,使中国石油成为世界上掌握此项技术的两家公司之一。
为满足科技工作的要求,进一步营造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中国石油落实科技发展规划,建立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五年共投入科技经费600多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科技投入强度保持在l %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提高采收率重点实验室,碳纤维、石油天然气用管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0个平台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既为公司科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又体现了集团公司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和突出地位。
从人拉肩扛到勇跳“高科技泥浆池”
——年轻石油军团冲击科学高峰。他们证明着创新的力量
这是石油的形象,更是民族的形象。
当年创业时期,王进喜奋不顾身跳入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水泥浆的故事,是人们关于石油人创业夺油最深刻的印记。
新时期,“铁人”身后,则是一批批勇跳“高科技泥浆池”的新一代石油人。面对油气生产中的一个个难题和瓶颈,他们“纵身一跃”,成就了新时期石油人“为国家分忧、为民族争气”的豪情挥洒。
老铁人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他们说:“我们要靠科技,靠创新,让祖国不再为缺油发愁。”
他们,证明着创新的力量。
有致力于表外储层开发技术研究、让老油田高产稳产的“新时期铁人” 王启民,有“石油神探”苏永地,也有刚刚荣获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的“科技兴油能手”王洪卫、“焊接技术能手”徐龙杰等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让“石油创造”的旗帜高高飘扬。
在追求卓越中持续创新,科技兴油的理念已融入了员工的血液。青工“五小”攻关,21项创新成果被评为中央企业青年创新奖;青年万口油水井分析活动,完成分析成果1000多项,入选《中央企业共青团和青年工作视频教学片》典型案例。五一前夕,长庆油田采油四厂“工人发明家”程少春登上中央电视台在全国数亿观众面前亮相。他先后取得30余项发明或改进成果,有4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解决了生产中的许多“疑难杂症”,为企业节省百万余元资金。
超越权威、超越前人、超越自我,这是中国石油科技工作者挑战极限、攻坚克难的精神特质和风格写照。
不一样的年代,一样的奉献。科技创新的力量正在凝聚。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用人政策和优化人才队伍结构为重点,优化环境,激励创新人才规模化涌现,科技队伍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
目前,集团公司拥有15名院士、287名集团公司高级技术专家、1200多名教授级高工、10位国家“千人计划”海外知名专家,硕士以上人员占23%,形成一支专业配套、学科齐全、实力较强的科研队伍。研发形成了20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核心配套技术、13项重大装备及软件,15项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有力支撑了公司主营业务又好又快发展。
从创业年代的人拉肩扛,到新时期勇跳“高科技泥浆池”,年轻的石油军团正向一个又一个科技高峰发起冲击。
跨越 “十一五”,用一个行业和群体的坚持与执著来印证,科技进步,无以替代地支撑了石油巨龙的腾飞。
迈向“十二五”,做好“发展、转变、和谐”三件大事,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石油,石油巨舰再一次起航。
科技领航,向着深海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