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资讯 > 中国石油积极抢险救灾履行社会责任综述

    中国石油积极抢险救灾履行社会责任综述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11-25 访问:

      “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人饱蘸爱的心血,在共和国抗击自然灾难的历史上,大写中国石油作为国有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

      2008年5月12日,这是一个令国人无比痛心的日子。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级地震。地震波瞬间无情地打碎了震区同胞的幸福生活,也揪起了中国石油人的心。

      空中雄鹰穿越雷电云层,水上快舟激起层层波浪,陆上铁甲昼夜不歇。十万救援大军,展开与死神赛跑,向着灾区挺进!

      柴油、汽油、润滑油、航空煤油,抗震救灾每时每刻都需要油!天然气、液化气、CNG汽车燃气,百姓生活与重建家园,离不开天然气

      大灾突至,大任在肩。中国石油在第一时间、用第一速度打响油品供应“保卫战”。

      在中国石油总部,以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任组长,副总经理周吉平、王宜林和廖永远任副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成立,随即展开昼夜不停的工作。

      当晚,一封特急明传电报从北京中国石油总部发向全国各下属企业,要求务必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动员百万石油员工急灾区人民之所急,解灾区人民之所难,奋不顾身投入到抗震救灾中去。

      送油就是救命。中国石油紧急向灾区增供10万吨成品油,所有县城第一时间恢复油品供应。

      中国石油开设“绿色通道”,对重灾区加油站敞开供应,对车辆24小时不间断加油。

      中国石油在第一时间协调组建多个专业救援队,火速开往前线;在第一时间从西北、华北、华中和西南等地调度上千辆运油车,确保首批“救命油”震后一日之内入川;在第一时间决定用直升机空运抢险队员到兰成渝输油管线受损现场检修,使这条入川能源“大动脉”在震后22小时就恢复正常运行……

      “决不让一辆救灾车辆缺油!”石油人付出巨大努力。

      前方抗震救灾,后方捐款捐物。3亿多元的捐款,带着百万石油员工沉甸甸的爱心陆续汇集到灾区。

      在震后重建中,中国石油郑重承诺并向百万石油员工发出倡议,“向灾区捐助重建百所小学爱心行动”随即启动。倡议发出后仅一个月,“爱心行动”就收到捐款1亿多元……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灾难又一次考验着中国石油人。26.7万平方公里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加油站被震毁,只有256吨库存汽柴油可用。灾区油品供应告急。

      玉树平均海拔4000多米,与内地相距遥远。大地震考验着中国石油抗震救灾油品的保供能力,同时也考验着中国石油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速度就是生命,速度就是保障。

      震后不到1小时,中国石油总部及中国石油青海销售公司紧急召开会议,以党政一把手为主要领导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迅速成立,紧急调集离玉树最近的果洛和格尔木两个分公司救灾人员奔赴玉树灾区,1000多名员工24小时紧急待命。

      震后不到2小时,60人的抢险救灾队伍和25辆救灾车集结完毕。

      震后不到5小时,104吨低凝点柴油、52吨汽油、价值3.7万元的药品和2.7万元的食品,以及生活用品、20顶救灾帐篷、50顶安全帽、200件棉衣、330套棉被和50个加油桶等救灾物资装车完毕。

      震后不到7小时,4月14日15时,两路救援车队各带5辆油罐车、两辆物资救援车、两辆指挥车,携带救灾物资,分别从214国道及格尔木方向星夜兼程奔赴灾区。同时,青海销售公司在通往灾区各加油站,开设了100条加油绿色通道,员工24小时不间断为救援车辆加油。

      就在这些救灾油品保供行动进行的同时,青海销售代表集团公司向青海省委省政府捐赠首笔500万元善款。

      两次救灾,展示了中国石油与祖国命运同频共振、血肉相连的国企形象,两次救灾,也展示了中国石油的员工风貌。

      一名26岁藏族女孩,一位普通加油站经理。她“用生命坚守,为生命加油”,在玉树地震灾区托起“宝石花”的故事通过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石油报》等媒体广泛报道后,感动了百万中国石油人,感动了数万玉树受灾群众,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她就是中国石油青海销售玉树分公司西杭加油站经理才仁吉藏,大家更喜欢叫她的小名——春花。地震中,她熟悉的家园被夷为平地,5位至亲不幸遇难。凭借果敢和智慧,她带领全站员工胜利逃生,无一伤亡,财产损失降至最低。她连续三天三夜坚守在加油站。得知家里房屋受损严重、家人遭难时,她依然坚守。在她的带领下,西杭加油站成为震后玉树的“生命驿站”,为第一时间救援受灾群众做出贡献。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

      汶川大地震造成中国石油部分管道、站场受损,安全生产压力巨大。物探项目、地面建设、钻前工程等全面停工。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沿线均受地震波及,自动化系统全线报警,自动停输。四川销售公司、重庆销售公司所属灾区加油站、油库断电停运。

      “尽快恢复供应,保证抗震救灾需求”,成了中国石油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四川销售员工第一时间站出来:“与抗震大军同进退。救援队伍开到哪里,油品就供到哪里!”

      都江堰聚源加油站经理三宝,地震中失去3位亲人。但他震后连续72小时坚守在油品保供的“生命通道”上,为聚源中学大营救提供了珍贵的救命油。

      被誉为“震中铁人”的曲山加油站羌族经理余永明,震后强忍丧妻之痛,带领失去母亲的员工刘军、丈夫女儿都失踪的员工席成燕等悲情坚守,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通往北川的要道上,为救灾车辆加油。

      为打通通往震后孤城青川的道路,中国石油广元销售“党员敢死队”一连两天在崇山峻岭中冒着余震和飞石,与开路解放军并肩战斗。

      在2008年7月19日举行的中国石油汶川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上,蒋洁敏总经理动情地说:“灾难,使我们的精神得到了一次升华,灵魂接受了一次洗礼。”

      大企业担当大责任。“十一五”期间,不论是在抗震救灾,还是在抗击雪灾、旱灾、洪涝和泥石流灾害中,中国石油都在第一时间挺身而出。

      2008年年初,中国南方遭受百年不遇大面积雪灾。面对骤然增长的油品需求,石油人战风雪、斗严寒,出色履行了“奉献能源”的职责。

      2009年年初,祖国西南地区遭受大旱,中国石油立即组建油品保供突击队,翻山越岭,把油品送到抗击旱灾第一线。

      今年夏天,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中国石油立即启动应急机制,一方面千方百计组织力量保油品供应,一方面发动百万石油人向灾区捐款献爱心。

      灾难远去,经过风雨洗礼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一场场大灾难,无不彰显中国石油对社会的责任与使命;一次次爱心大奉献,无不彰显中国石油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挚爱。中国石油人在抗震救灾中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自强精神,也升华了“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中国石油企业精神。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油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石油管道应急抢维修体系建成
    上一篇:中石油与湖北省战略合作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