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资讯 > 湖南日报重点报道巴陵石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湖南日报重点报道巴陵石化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11-23 访问:
    11月21日,《湖南日报》在一版头条以《跃出洞庭追潮头》为题刊发通讯,重点推介报道巴陵石化公司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探索。全文如下:
      
      自年初以来,位于洞庭湖滨的中国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一再被刷新。至10月底,公司实现整体盈利3亿多元,比去年同期增利3.69亿元,上缴税金27亿元,创公司组建20多年来历史同期最好成绩。
      
      “今天的局面来自于我们对科学发展理念的领悟和贯彻,来自于我们持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公司跳出企业小天地果断调整结构的结果。‘十二五’期间,公司将进一步转方式、调结构,通过绿色发展建设国内最强的非乙烯精细化工生产基地。”11月8日,巴陵石化总经理朱建民博士接受记者采访,对未来发展信心满怀。
      
      “三废”利用创效益
      
      巴陵石化地处内陆,意味着企业获得生产资源的成本要比同行昂贵,在同样的产品市场竞争中,巴陵石化在“起跑”时便处于劣势。
      
      客观条件无法改变,巴陵石化便在资源的利用效率上下大功夫。
      
      公司通过调查发现,很多物料在生产过程结束后,并没有全部被吸收利用,而是以“废物”的形态进入到排放系统,浪费了大量资源,又增加了企业后端环保处理的成本。为此,公司提出了“废物也是资源”的口号,通过技术手段,不断提高利用程度。
      
      在生产环己酮的过程中,公司以前将大量含碱的废液直接排放到水处理系统。去年该公司投入1500多万元新上了皂化废碱处理装置,不仅减少了水处理压力,每年还回收固碱1万多吨、副产品低压蒸汽30多万吨再次进入生产过程循环使用,综合创效500多万元。聚丙烯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尾气以前都以“火炬”的形式被燃烧排放到空气中,公司通过技术改造后每年可回收丙烯1.25万吨,用其再生产聚丙烯每年可产生效益7200万元。
      
      公司有两个自备电厂,以前对粉煤灰的处理是用高压水泵将其输送到几公里外的贮灰场堆积,不仅对环境产生污染,一吨灰的处理成本达数十元。近年来,该公司建成投用3套粉煤灰综合利用装置,所生产的符合标准的商品粉煤灰,质量达到国家Ⅰ级粉煤灰或Ⅱ级粉煤灰标准,成了水泥、砖瓦等建筑材料,年产值上百万元。
      
      公司近年来先后经过技术改造开展了22个利“废”项目,共有50套装置的终端排放实现回收循环利用,年回收碳酸钠、油浆、环己烷等主要物料64万多吨,资源综合利用效益逾3亿元。
      
      特新产品赚大钱
      
      巴陵石化是一个集油、化、纤、肥于一体的大型石化联合企业,产品门类繁多,“大路货”居多曾是企业的特点。如何构筑企业发展的优势?该公司放眼全国,将企业内部具备行业竞争优势的特、新产品作为发展的重点,集中财力、人力做大做强。
      
      以热塑性橡胶SBS、SIS和SEBS为代表的锂系聚合物是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新兴阵容。巴陵石化不但拥有自己独有的成套开发技术,而且生产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一直享有盛誉,是国内同行的风向标。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将锂系聚合物产能扩大了一倍,其中年产20万吨SBS装置为全球单套产能最大。邻甲酚醛环氧树脂和水性环氧树脂是该公司研制的填补国内空白的独有产品,公司已实施其产能翻番的技改扩能。环己酮和己内酰胺的生产技术在国内和国际都处于领先地位,公司在近5年及“十二五”期间,都一直致力其产能的扩大与再扩大。
      
      为了使特、新产品能够迅速转化为产品优势,公司先后投入2.5亿元建立了10多套中试装置。同时改革科研体制,将7个科研所全部下放到生产装置所在事业部,让科研人员与装置和生产捆绑在一起,归属主管生产的事业部管理。科研课题来自生产销售的需要,科研成果直接服务和用于生产与销售。为了激励科技人员多出成果,公司不但提供充足的课题经费,而且还完善、提高了技术进步奖、新产品提成奖等,对科技成果的奖励最高达25万元。
      
      产销研的良好结合,使得巴陵石化在“十一五”期间,新产品、新牌号的开发旺盛增长,先后开发新产品、新牌号160多个,在此期间公司90%以上的投资都倾斜于此,从而能够迅速转化为企业的产品优势。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公司特、新产品的增量达到了25万吨,尽管在总量上只占全公司的10%,但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率却超过了50%。朱建民透露,“十二五”规划实施后,公司特、新产品产量将占总量的40%以上。
      
      不惜重金搞环保
      
      近3年来,巴陵石化用于环保的投入超过了4亿元,使得企业在经济总量和产能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其用水总量和COD排放量分别下降了400%和30%,万元产值能耗下降17.6%,仅水耗和能耗的降低年节省的成本就超过5000万元。
      
      环保的大投入,为巴陵石化赢得了发展新空间。“如果没有废碱焚烧炉技术的投入和突破,环己酮装置早就关闭了!”环己酮事业部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该装置年排放的COD达1.1万吨,现在经过环保改造后,降到了只有130多吨。
      
      公司一套环氧丙烷装置,虽然年利润曾高达2000多万元,但由于其高污染、高排放,去年公司果断将其关停淘汰,消除重大污染源。投资6.44亿元在建的年产5万吨特种环氧树脂建设项目,有8000多万元用于环保治理,项目建成后,虽然废水处理成本要比常规处理一年高出800万元,但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公司义无反顾。
      
      公司投资7000多万元的水体污染重大隐患治理项目已完成,在突发事故状态下,通过分区域、分级调控,可将事故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并启用事故池,有效地将危化品拦截在公司生产区域,确保不发生水体污染事故。公司的锅炉烟尘脱硫、硫化氢尾气治理等一系列项目,也已相继告竣。
      
      如今,走入巴陵石化,曾留在人们印象中的气味难闻、污水量大、浓烟弥漫的景象全无,厂区内绿树环绕,花草茂盛,清风扑面。工人们告诉记者,周边住户对公司环境的日益美化满口称赞。(王晴李尚志彭展李四毛)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化
    分享到:

    上一篇:巴陵石化效能监察创先争优上水平
    上一篇:中石油和Rosneft考虑在俄开展上游项目合作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