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茫茫草原出现了大庆石油人的身影。他们秉承“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为祖国生产滚滚石油。同时,也大力保护草原,精心呵护草原,让草原更美丽,家园更温馨。
爱护草原珍惜每一片绿色
大草原是自然的馈赠,更是当地人生存的依赖。来到海塔的人,上的第一课就是环保课。“保护好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勘探开发、施工作业对草原生态的破坏”,是海塔干部员工恪守的信条,也是历史赋予他们的责任。
海塔会战三年多来,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始终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把环保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树立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海塔会战各参战队伍自觉珍爱草原,坚持文明施工。一次,试油15队在希4井施工中,油流喷进计量池反弹起十多米高,洒落在油池内,喷溅在工人的脸上、手上和身上,却丝毫也没有溅落在草原上。
随着会战的深入,环保压力不断加大。为此,海拉尔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认真分析环保形势,明确环保目标责任,加大管理和治理力度。
第三季度伊始,海塔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切实杜绝破坏草原的行为和保护生态的紧急通知》、《关于切实杜绝破坏草原的行为和保护生态的补充通知》及《关于开展“杜绝破坏草原行为保护草原生态”专项活动的通知》,迅速传达基层单位和每一个人。截至目前,海塔各作业区封堵乱开道口188处,并投入3.5万元制作环保警示牌700个,投入6万元购买草籽4000斤恢复地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石油生产处处让环保优先
石油生产,不免伴生污水、污物。“我们坚持环保优先,从源头抓起,坚决不让污水、污物流入草原。”海塔指挥部负责人说。
指挥部坚持环境评价制度,上马每一个项目都做好环保设计。不做环境设计不准开工,不做环保设计不准验收,环保不达标不准投产。
2008年开始,禁止在草原上挖排污坑、废液坑,现已投入200多万元,与当地环保部门共同治理废液坑。如今,指挥部新建了压裂返排液站,可满足6个作业区的废液处理。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还将加大废液处理规模。几年来,海塔会战指挥部已投入1000多万元改善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含油污水100%处理达标后回注地下。
走进大庆钻探40016钻井队井场,“依法绿色施工,保护美丽草原”、“绿色钻井,不让美丽草原埋单”,两条悬挂在泥浆罐上的条幅会映入眼帘。为了增强职工安全理念,这个队将安全环保标语做成条幅挂在井场,不但营造出了良好的安全环保氛围,而且提高了职工的环保意识。这个队年初还组织员工签订安全环保保证书,在每口井开钻前,都对施工区域做好环保规划设计,在泥浆药品、油材料等重点工作区域内全部铺好防渗围布,确保设备无泄漏,井场无油污。
草原如家加大投入造福草原
海塔石油人视草原如家园,石油人把自己当成草原的主人。
海塔会战的石油生产区,地处达赉湖、贝尔湖区域两个自然保护区,还有国际黄羊保护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成为他们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海塔会战指挥部投入750万元建立了黄羊救护站和培训中心,投入145万元,进行达赉湖等区域自然环境保护,受到了草原百姓的称赞。
草原地区生态脆弱,因此保护更为重要。海塔会战指挥部要黑色石油,更要绿色草原,积极参与当地防风固沙活动,出资200万元,种草,修建网格带固沙,治理沙地1500亩,让绿色草原更加青翠。
无论是钻井,还是压裂施工,都会占用草地,他们要求做到最低标准,节约了大量用地。同时,施工过后,要求必须松地,撒上草籽,恢复原有地貌。近年来,大庆油田陆续投资5300多万元,用于建设网围栏、植树、种草等环保及生态设施建设,累计恢复草原植被面积190多万平方米。
石油滚滚流,草原年年绿。无论何时,贡献石油、爱护草原、构建和谐,都是海塔人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