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份各单位经济技术指标和效益虽然不是历史最好水平,但公司整体运行平稳,步调一致,真正的实力水平就体现出来了。这也是‘三基’管理到位,打牢基础的自然结果。”11月12日,在巴陵石化月度经济活动分析会上,公司总经理朱建民的讲评,既入情入理,也催人奋进,“只有整体各项工作都好,才是真正好,也只有大家都好了,巴陵石化才是真正好。”
经济活动分析会上传出的消息,鼓舞人心:前10个月,巴陵石化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增加61亿多元,超预算进度35亿多元;10月份整体盈利8429万元,前10个月整体盈利3.03亿元,同比增利3.69亿元,上缴税金27亿多元,同比增加4.86亿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最佳水平。
自我加压调高目标。今年7月份,巴陵石化新一届领导班子郑重承诺:抓效益,谋发展,强管理,带队伍,促和谐,力争全年实现整体盈利3亿元,超额完成总部下达的效益目标。“当前,要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在提前两个月完成全年效益目标的基础上,切实做好强化安全、优化检修、全力保供等八个方面的工作,冲刺全年整体盈利4亿元的效益目标!”该公司如是发动。
深入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创先争优,推行精细管理,由严格管理向精细管理迈进,建设国内最强的非乙烯精细化工生产基地,成为巴陵石化的主旋律。他们以沿海先进企业为标杆,瞄准行业先进水平和公司历史最好水平,对标管理,强化“管理出效益,严格管理出大效益,精细管理出最大效益”的理念,采取综合措施增强精细管理的执行力。
打牢安全
环保基础。该公司把安全
环保摆在第一的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务实开展“我要安全”主题活动。年初确立主题,先后召开了“三商”管理、设备管理及减少非计划停工、火灾事故管理、隐患治理、
环保管理、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等7个安全专题会,集中公司整体合力,突破安全管理难题。前10个月,公司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非计划停工同比降低近七成,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受控;全年COD(化学需氧量)总量可控制在1500吨以内,比上年减少200吨以上,节水近200万吨。安全
环保形势的企稳向好,为公司整体效益最大化提供了最基础的强力支撑。
提升经济技术指标。该公司以狠抓经济效益上水平为核心,以提升经济技术指标为抓手,给力创先争优,按照“创先就是要达到集团公司或行业先进水平,争优就是要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的要求,提出了与自身历史最好水平、与行业先进水平及国际先进水平对标的工作思路,并明确了“八创先八争优”的细化目标,分65个子目标和188项主要措施,由公司领导分别逐项牵头督导落实。1至10月,该公司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优化,成品质量指标计划完成率累计为98.18%,同比提高近2个百分点;能耗物耗双双下降,累计节能降耗创效2.73亿元,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集团公司级的炼油专业达标,SBS装置竞赛、顺丁橡胶装置竞赛、热电专业达标全面实现。作为资产公司推行全员成本目标管理的试点单位之一,公司成本管理持续深化,做大总量、调整结构等创效逾2亿元,公司考核的43种产品可控成本累计下降7500多万元。
优化经营管理运作。为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适应总部一体化管理,巴陵石化调整了机关部分机构,新调整组建了发展计划部、经营管理部、科技信息部等4个部门。公司提出了“原料合理库存,产品低库存、零库存”原则,发布并施行经营风险控制制度,明确了20多种主要原燃料库存、20多个主要产品库存及各单位存货资金占用控制指标,每月控制到位。整合生产调度及生产计划会议,坚持执行月滚动、日调度制度,提高经营工作的计划性;优化月度经济活动分析,建立重大异常信息报告制度,强化经营纪律管理,加强产销环节的信息沟通,加大统一调配指挥力度;努力提高经营质量,以提高自销产品直销比例、核心客户比例、新特产品比例、出口比例、自营产品比例等“五个比例”为重点,优化销售工作;加强原油、煤炭、大宗化工原料采购管理,满足生产需求。他们还狠抓公司在岳阳城区的装置生产平衡,优化氢气和液氨资源,做大己内酰胺总量,落实化肥结构调整的措施,科学统筹安排大检修,争取盈利装置有效生产时间。公司两大生产片区和上市、非上市两大板块的资源整合、原料互供、优化配置,也凸显了全盘优化经营管理运作的成效。
放大技术创新优势。该公司推进技术创新和强化“五改七建一配套”特色化工改造建设项目的管理。依托锂系聚合物、环氧树脂、己内酰胺和商品环己酮、化工型炼油和煤气化五大技术战略平台,在规模、品种、质量、成本等方面放大技术创新优势,培育自主技术创新的核心竞争力。去年如期建成投产,广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年产20万吨SBS装置改造、年产2万吨SEBS装置改造、年产10万吨环己酮装置改造等项目,今年已创造了良好效益,SEBS产品填补国内空白,SIS产品占领国内80%的市场份额。在采用
绿色环保新技术启动建设年产5万吨特种环氧树脂装置及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装置建设的同时,公司坚持“产、销、研”紧密结合,精心组织邻甲酚醛环氧树脂、水性环氧树脂以及己内酰胺的生产,向市场投放用户欢迎、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特产品,对公司盈利能力的贡献率超过50%。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化
上一篇:
上海石化理论学习成为精细管理的内动力
上一篇: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科技发展侧记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