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资讯 > 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激荡五年 破冰前行

    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激荡五年 破冰前行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11-11 访问:

      即将过去的“十一五”,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斩获颇丰:探明油气储量当量连续4年超过10亿吨,形成6个超亿吨级规模、7个千亿立方米以上规模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区,并保持了原油产量稳中有升、天然气产量快速增长。这五年,是中国石油上游业务迎难而上、攻坚啃硬的见证;这五年,中国石油心系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突出资源战略的雄心和决心,光彩夺目!

      宝剑锋从磨砺出。“十一五”是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充满困难和严峻挑战的时期,但也是勘探史上成果最大、获得储量最多的时期之一。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在科学发展的大潮中力争上游。

      回眸激荡的五年,上游业务经历的形势错综复杂:与肆虐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期而遇,市场疲软,价格低迷,不得不忍痛“限产”;国际油价乘上“过山车”,曾经飙升至每桶147美元,一度狂跌至每桶30多美元,严重冲击企业正常生产运行;地震、冰冻等自然灾害多发,油气产、运、销、供的矛盾突出;国际市场上资源国“石油国有化”浪潮翻滚,“走出去”风险剧增……五年里,中国石油上游业务在破冰中前行!

      这五年,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突出一个“略”字,即战略。

      中国石油高层决策:油气主营业务是公司发展之本、效益之源、优势所在,必须突出集中发展。这一战略坚定不移,中国石油不断将优势资源向主营业务聚集,突出实施资源战略,推动新的储量增长高峰期接踵而至。五年里,大庆4000万吨稳产顺利挺进,继续演绎传奇;长庆在“磨刀石”上“啃骨头”,啃出了3000万吨,乘势大步跃进;塔里木在荒凉的沙漠上书写壮丽的人生篇章,昂首跨过2000万吨,成为我国第四大油气田!

      这五年,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突出一个“攻”字,即攻坚。

      “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上游业务面对与日俱增的困难,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科技为利剑,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擒“油龙”降“气虎”。勘探上积极进取,突出预探、重点盆地和重点区带,千方百计寻找并落实规模可动用的油气资源,落实集团公司资源战略,夯实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开发上面对“双高”和单井产量持续下降的现实,脚踏实地,精细管理,千方百计提高单井产量,提高采收率,提高效益和水平,严格控制投资,降低成本,控制递减,喜获丰收。中国石油强攻策略,支撑起上游业务朗朗的晴空!

      这五年,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突出一个“举”字,即油气并举。

      五年里,上游业务继续着力培养天然气这一“宠儿”,大力实施“油气并举”战略。这一“举”,举出了中国石油最具成长性的业务。川渝地区已建成我国第一个年产量超百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生产基地;苏里格气田市场化运作模式推动储量快速增长,成为单个气田储量规模上万亿立方米的大气田。中国石油年产天然气从2006年开始连续4年换“百位”字头,2009年达到683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3%,我国石油工业发展“油气并举”的战略结出了硕果。奔涌的天然气,迄今使神州大地上的4亿人由此受益!

      这五年,中国石油上游业务突出一个“品”字,即发展品质。

      近五年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和油价剧烈震荡,直接冲击了中国石油上游业务。要发展,要加快发展,而且还要“好”字当先,就必须做好管理创效、管理增效这篇大文章。

      “长袖善舞”。中国石油全力加强精细管理。在“精细华北”基础上,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旗帜鲜明地摒弃粗放管理,在精细管理中谋发展,向精细管理要效益,走低投入高回报、低消耗高产出、低成本高效益之路!

      “十一五”辉煌,凝聚了创造和力量;“十二五”畅想,播撒了种子和希望。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不管国际油价如何变化,不管面临怎样的挑战,国内油气资源需求旺盛的总体局面不会改变,上游业务作为中国石油发展基础和赢利创效支柱的责任不会改变。站在新的起点上,大庆4000万吨稳产鼓点正急,长庆5000万吨迎面扑来,塔里木4000万吨正向我们招手。朝气蓬勃的中国石油上游业务,正脚踏实地,迈向新辉煌!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油
    分享到:

    上一篇:中国石油紧急应对柴油紧缺
    上一篇:2035年欧佩克将占全球石油供应总量的50%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