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新闻网讯记者彭展报道:11月8日(星期一),《湖南日报》在三版头条以《两大炼油企业加大产能保柴油供应(主题)巴陵石化本月将生产柴油4.4万吨,比原计划增产10%;长岭炼油厂扩能项目月底投产,柴油日产量将增加一倍(副题)》为题,在湖南省级主流媒体率先报道中石化驻湘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消息。组合配图刊发的重要报道还有《本月中石化增加3万吨柴油供湖南》。
国内柴油偏紧,一些地方出现“油荒”,形成舆论关注焦点之时,也是中国石化企业迅速出击,发布准确消息,善待媒体、善用媒体,有效引导舆论的有利时机。
11月7日上午,湖南日报记者与巴陵石化宣传部人员联系询问公司柴油生产情况,在第一时间得到“马上回复”答复。经采访正在现场指挥生产的烯烃事业部负责人,确认关键数据及相关情况后,写成综合消息报送湖南日报记者,并电话告知有关新闻背景,配合湖南日报记者进一步做好后续工作。
《湖南日报》在报道中说,“全省柴油市场趋紧,后续供应情况如何?记者今天深入中石化布点我省的两大炼油企业——巴陵石化公司和长岭炼油厂,从生产源头追寻柴油供应情况。在巴陵石化的炼油装置生产现场,工人们放弃休息,全部到岗工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中石化总部的指令,该公司一方面深挖库存,在保证安全生产和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将库存尽力控制在较低位;另一方面压减航油、溶剂油等其它油品生产,增加0号柴油产量。11月份,该公司柴油产量由原计划的4万吨增产至4.4万吨,相当于每天增加100多吨。今年1月至10月,该公司生产0号柴油3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产6万吨。
湖南省委机关报第一个权威“发声”,引起其它媒体的重点关注。《潇湘晨报》财经记者通过湖南日报记者联系到巴陵石化宣传部人员,确认有关信息,并在11月9日的C1经济新闻版头条以《中石化日均投放柴油2000吨以上,较同期增长10%》为题,对巴陵石化、长岭炼化及湖南
石油等中石化三家驻湘企业的全力保供情况进行报道,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客观公正,反响良好。
11月9日,岳阳市委机关报《岳阳晚报》在一版以《巴陵石化增产柴油投放市场》为题,其子报《长江信息报》在第四版以《巴陵石化长岭炼油开足马力缓“油荒”》为题,刊发了消息,岳阳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也进行了报道。随着平面媒体的及时快速准确报道,中石化驻湘企业做好柴油保供的正面消息,也迅速被湖南在线、岳阳网等新媒体转载。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化
上一篇:
服务市场助推润滑脂技术进步
上一篇:
仪化和扬子PTA举行HSE管理交流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