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杨文礼 通讯员惠宁)10月26日,看到1名员工将一小团沾满油污的棉纱,用洗洁精洗净后晾晒的情景,坪北石油合作项目经理部经理张少波对记者说:“我们就是靠这种‘专以小而为之’的精细管理,不但在鄂尔多斯盆地最难开采的低品位区块,稳产了10年,而且在单井日均产油只有1吨的情况下,还赚了大钱。”
坪北石油合作项目是上世纪90年代末,江汉油田与长庆油田合作开发的一个区块。这一合作项目地处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县境内,合作开发面积64平方公里,地层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特征。当时不要说国内的油田能在这里实施有效开采,连好多技术成熟的外国公司都一个个摇头而去。
然而,长庆油田对外合作部组织有关人员,通过对现有资料“翻箱倒柜”分析研究,并与国内其他94个低品位油田的注水开发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和系统论证,认为只要将投资控制在科学范围内,坪北石油合作项目不但值得开采,而且有利可图。
为此,坪北石油合作项目从合作开发开始动第一方土,打第一口井,就把四个“精”字融入了油田开发的全过程。
油藏查找“精耕细作”,即对已放弃的油藏再分析再认识,对新发现的油藏乘胜追击,刨根问底,对发育不良的油藏采取措施,结果不但发现了一个个新的层位,而且获得了一口口理想产量的油井,很快获得地质储量3000多万吨。
技术攻关“精雕细刻”,即在技术应用上不求大、不求尖,求合理、求实用,每一项工艺技术的实施,都本着“简单、实用、可靠、经济”的原则,发挥“小机、小杆、小泵、小井口”作用,做到少投入,多产出。
油井管理“精益求精”,即每项工作都落实到肩膀,每个人头都有具体责任。全油田701口油水井,分成124个管理平台,每个平台都实行“平台小经理”管理制,每位“平台小经理”都是模拟法人,也是一个独立的考核单元,从而有效提高油田管理水平。就油井的平均检泵周期而言,高达862天,比正常水平高出一倍。
成本控制“精打细算”,即能不花的坚决不花,能利用的资源就吃干榨尽。通过各种方式,回收伴生气,年节煤1000余吨;引进及自主创新,对电机进行节能改造,每年节约资金百余万元。
坪北石油合作项目依靠“四精”管理,创造了精中掘“金”的奇迹。2000年以来,这个油田已连续10年实现稳产,在400多口油井日产只有400多吨油的超“低产”情况下,每年还能创效6亿多元。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情况下,坪北石油合作项目的原油单位综合成本仍控制在预算指标内,成为长庆油田对外油气合作开发的一个成功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