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资讯 > 外籍员工眼中的中国石化

    外籍员工眼中的中国石化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11-02 访问:

    10月下旬的北京,空气里弥漫着丝丝凉意。

    但在中国石化管理干部学院的教室里,红红的中国结、精美的中国剪纸、京剧脸谱茶杯垫等富有中国元素的小饰品,却营造出了春的暖意。

    在这里,中国石化优秀外籍员工正在进行他们的中国之旅。从中国文化到中国石化的企业文化和综合实力,这一切对他们而言,都足够新奇。

    他们眼中的中国石化是什么样子呢?带着好奇心,作为记者的我来到石化管理干部学院,来到他们中间,面对面地聆听他们真实的声音。(俞露)

    萨伍德:一个有前瞻性的企业

    来自中国石化叙利亚公司的综合管理总监萨伍德,对自己的家乡显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访谈一开始他就问我:“你去过大马士革吗?”“没有,我只知道那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我老实回答。“呀,那有机会你一定要去!”萨伍德打开了话匣子,开始向我介绍大马士革的风土人情,并一再向我保证:“如果你去的话,一定会感觉非常愉快。现在好多中国人都到那儿去呢!”

    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对话自然围绕着国家印象展开。“这是我的第一次中国之旅!”萨伍德言语中难掩兴奋,“我有很多中国同事,因此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这次来,发现中国人民比我想象的更加友好善良。”“那对中国的什么感触最深?”我问。“世博会!”他回答得毫不犹豫,“在参观中,我发现虽然中国人非常多,但大家都很遵守秩序,没有人大声喧哗,不会出现混乱的场面。中国人的素质真是非常高!”萨伍德用了一连串形容词来表达自己的赞美。

    萨伍德是上世纪70年代出生,虽然到中国石化工作只有短短3年,但已是一名综合管理总监,掌管后勤、人力资源与日常工作管理等一系列事宜。在他看来,一个公司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公司的管理水平。

    萨伍德认为,中国石化与他之前工作的公司相比,工作环境更好。他告诉我:“在这里,员工工作非常有效率,他们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交付的任务,不会拖延。能够保证员工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说明中国石化的组织管理水平非常高。”

    “中国石化是一个了不起的公司。”萨伍德认真地对我说。他在中国石化工作的日子里,学习到了很多有用的经验,指导他解决了在工作中遇到的很多难题。他毫不掩饰地向我表达了对中国石化管理模式的欣赏:“我认为,培训和继续学习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经常性地举办各种交流和研讨会对管理人员的帮助非常大。”“那这次中国的培训有收获吗?”我问。“那当然,这次培训对我而言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来自17个国家的员工从世界各地汇聚到这里,一起学习、一起交流。我们在沟通中获得了很多有用的信息,这对我们做好今后的工作大有裨益。”

    除了知识上的充实,这次的中国之行,带给他的还有思想上的震撼。“我以前虽然知道中国石化是全球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但是直到来到中国,看到了中国石化,才发现它是如此强大!能为这样成功的石油公司工作,我觉得十分荣幸。”萨伍德显得有些激动。“更重要的是,这次培训让我认识到,中国石化是一个具有前瞻性视野的大型企业。它一直在思索着如何更好地向前发展,保持这样的势头,中国石化势必成为全球最好的公司!”

    阿莫赛末:合作对彼此都是机遇

    自我介绍是每次访谈的开场白。每次当我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后,都会告诉外籍员工,也许我的中文名字并不好念,为了简便可以叫我的英文名。“不,我还是叫你的中文名字。”尼日利亚人,ADDAX加蓬项目部经理阿莫赛末一脸灿烂笑容,用准确的中文发音念出了我的名字。

    阿莫赛末是中国石化ADDAX加蓬项目部经理。在成为加蓬项目经理之前,他一直在ADDAX国际电视台工作,当了多年的记者和制片人。这样说起来,他和我算是同行,所以我们之间的沟通,更为流利和顺畅。

    媒体工作的经历让阿莫赛末习惯于比较深刻的思考,他分析问题也总从国际化着眼。我问他如何看待中国石化在尼日利亚的发展。阿莫赛末沉思了一下,对我说道:“中国石化和尼日利亚的合作,对彼此来说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在尼日利亚,以前的石油勘探、开采和销售基本被西方大公司垄断,因此中国石化进入尼日利亚市场,对于尼日利亚而言意味着更多的选择。对于中国石化而言,则意味着更多的市场和资源。双方可以借此机会展开良好的合作,共谋发展。”

    来到中国前,阿莫赛末对中国的了解仅仅是人口。他知道中国与尼日利亚一样是人口大国。这次的中国之行,让他对中国的文化、生活方式和管理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阿莫赛末还有些不好意思地告诉我:“说实话,之前我对中国石化的了解非常少,因为我们公司只有一位CEO是中国人。这次培训,让我了解到中国石化的企业规模、管理方法、企业文化,进一步知道了企业的发展规划和目标。”

    “那这些信息对你而言有用么?”我追问道。“当然!”他点点头,“对一个管理者而言,他的职责是为员工确立具体的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我必须知道我所在企业的发展规划是什么,这样才能为我的下属员工指引正确的工作方向。”

    和阿莫赛末的对话愉快而给人以启发,非洲人民天生的热情填补了我们之间的语言沟壑。访谈结束后,他笑着拍着我的肩膀:“干得不错,同行!”

    贾马尔:融洽的企业文化

    来自中国石化中东(沙特)分公司的行政主管贾马尔,是我采访中遇到的最有自信的一位。

    贾马尔本是约旦人,当我问他为何选择为中国石化沙特公司工作时,他自豪地回答:“是中国石化选择了我!”“来中国石化之前,我跟中国石化就有过合作,一直很开心。后来中国石化邀请我到沙特分公司工作。我想沙特的工作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于是欣然接受。”贾马尔笑着说。

    贾马尔在中国石化一待便是8年。在这8年里,中国石化为他提供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各种丰富的资源。而他也形成了对中国石化管理模式的一套独特见解。

    “中国石化的管理模式与我们本地公司相比,的确有很大差异。”他向我阐述道:“中国石化毕竟是一个大型国际化企业,程序的周全是必要的,否则出了问题谁也无法承担责任。”

    “那你作为一名行政主管,认为一名优秀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是什么呢?”我问道。“一个合格的管理人员,要具备迅速决断的能力,同时能够及时敦促下属准确无误地执行。”贾马尔认为,不管是和自己的下属,还是和其他部门的员工,保持良好关系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在一个轻松的环境中,员工所感受到的压力小了,他们就能对你所作的决定欣然执行。”

    贾马尔对公司里的中国同事赞不绝口:“我觉得公司里的中国员工工作能力都很强。一开始接触,会觉得他们比较内秀,但相处久了,会发现他们人都非常好。我们的关系也相当不错。”“看来你的人缘非常好!”我也称赞他。“那当然,我跟所有人都能相处愉快,包括子公司的员工。我觉得每个人都喜欢我,哈哈!”贾马尔爽朗地笑了起来。看来,与员工保持和谐关系,的确是他成为一名优秀主管的秘诀。

    中国石化在沙特有不少子公司。在贾马尔看来,这是一个让中国石化和沙特企业双赢的局面。“中国石化在沙特广泛开展业务,加快国际化发展;同时,这些项目也促进了沙特的发展。沙特作为一个产油国,需要借助像中国石化这种大型的石油公司来完成石油的出口工作。”他很认真地说,“政府也很喜欢像中国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能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开拓市场,完善社区服务,让当地人从中受益。”

    这次的中国之行,加深了贾马尔对中国石化企业文化和企业职工的了解。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中国石化由衷的喜爱:“在这个大集体里,我觉得每个人都非常友好。这段时间他们带我们参观了很多很有意思的地方,毫不吝啬地与我们分享工作经验,让我充分感受到了中国石化融洽的企业文化。”


    石油资讯 石油行业 石油新闻 中石化
    分享到:

    上一篇:长庆油气对外合作开发精中掘金
    上一篇:石炼防骄戒满再鼓劲冲刺全年生产任务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