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柴油荒”愈演愈烈,而来自发改委等权威部门的统计却显示:2010年上半年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为10963万吨,而成品油产量已达1.22亿吨。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预计,2010年成品油市场包括柴油市场总体仍将供大于求。
明明是总体产能过剩,为何突然间变身“到处难求”,愈演愈烈的柴油荒是真正的供需逆转,还是存在幕后推手?
柴油到底去哪了?
今年以来,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一度担心柴油产能过剩。然而,自10月底以来,柴油供需形势却急转直下。突如其来的柴油荒首先在江苏、浙江、福建等柴油需求量较大地区爆发。然后迅速向各领域蔓延,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快递公司变“蜗牛”、公交车久等不来、菜价因为运输难而更加高涨,甚至连殡葬业也受到牵连。
这场始料未及的柴油荒目前正向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蔓延。来自国际能源署的预计,近期中国发生的柴油供应紧张态势可能将至少持续到明年2月份。
来自海关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成品油出口2102万吨,同比增长23.4%,其中9月份成品油出口209万吨,柴油出口36.81万吨,同比增长25.3%。
据业内人士透露,今年前9个月成品油产量增幅明显,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为了消化库存,完成季度销售任务,拼命加大出口,不断向商务部申请增加成品油出口配额,甚至不惜低价出口。
然而时隔不久,柴油就从前9个月的加大出口消化库存,转向到处油荒,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突然的急转直下呢?
供需缺口非根本
中石油日前在其官网公布了柴油荒的六大原因:一、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油价倒挂日趋严重,一些地方炼油企业、社会炼油厂由于严重亏损,已大幅减产甚至停产;二、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我国汽柴油比再次开始回升,柴油需求进一步增加;三、每年第四季度都是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消费旺季,缺口由此更加明显;四、由于国内部分炼油厂设备8月和9月需要检修,而9月和10月正处于柴油销售旺季,加快了柴油紧缺的出现;五、“突击式拉闸限电”直接推动了柴油紧缺的快速形成;六、民间游资炒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柴油供应,由于目前柴油的“批零倒挂”现象较严重等诸多因素加剧了此次柴油紧缺局面。
然而这份原因分析,引发了业界诸多质疑。第一,此番柴油荒刚好发生在10月26日国内成品油上调价格之后,国内成品油价已在逐步理顺并同国际接轨,为什么还说“倒挂日趋严重”?第二,第六点原因中提到了柴油“批零倒挂”现象严重,既然批发价格已经持续上涨导致批零倒挂,那证明地炼炼油有利可图,在资源紧张时应该会刺激生产,为何地炼企业还减产停工?第三,既然明知每年第四季度是柴油销售旺季,为何不提前准备,前9月的通过增加出口去库存又如何解释?第四,既然每年9月、10月都是柴油消费旺季,那么国内部分炼厂为何偏选此时检修?第五“突击式拉闸限电”的确是导致今年柴油紧缺的客观原因,但拉闸限电只是部分省区的现象,为什么此轮油荒会“突然间”“大面积”地在全国爆发?
“供需缺口、资源短缺是本次油荒的一部分理由,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根本。”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能源专家说。
垄断是深层次原因
根据当前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国际油价会对国内市场产生调价预期。当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进行调整时,反而容易对市场产生逆向调节作用。
专家分析认为,9月份,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下降。在调价预期下,国内流通环节纷纷减少库存,以应对可能到来的国内成品油价下调。10月份以来,国际油价持续回升,受此影响,柴油库存又不断增加。
垄断和囤积因素也是造成柴油荒的深层次原因。发改委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柴油产量增长12.4%,增速同比加快10个百分点。一位能源专家告诉记者,这已是较高的产量增速。由于柴油比汽油更容易储存,几乎每一次临近成品油价格调整窗口打开前,都会有人囤积柴油以获利。在需求未发生持续、大幅波动的情况下,因囤积而导致柴油荒的可能性较大,政府应追查成品柴油去向。
此外,有分析认为,我国实行的是成品油零售价和批发价由发改委制定的体制。由于零售价可以监控,定价易于执行,而批发价难以监控,往往由炼油厂和销售企业协议,而炼油厂绝大多数属于中石油、中石化两家公司,批发价的协议定价其实就是垄断企业定价。这就形成了我国成品油零售价由政府定、批发价由垄断企业定的局面。当两者不一致时,就会出现“批零倒挂”,导致库存有油但市场无油的奇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