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石油 > 石油市场 > 两巨头联手推高批发价

    两巨头联手推高批发价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03-27 访问:

      3月的国内成品油供应市场,再次出现了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利益集团(下称两大)联手推高批发价,及旗下加油站纷纷取消零售价格优惠等现象。

      “国内上一次成品油价调整的时间是在2009年11月10日,而当时的调价基点对应的4月主力合约当天的最高价高达82.85美元,显然,即便国际原油价格3月22日收盘于81.72美元,也没有突破2009年11月10日的最高价。但另一方面,国际油价运行在80美元上方却已经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直言,成品油价看涨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国内成品油价格确实需要动一动了,借此以证明国内油价调整机制并非“名存实亡”。2009年5月8日发改委颁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原油价格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尽管如此,两大利益集团联手将成品油批发价推高至价格上限的举措,还是给国内成品油市场供应带来巨大影响:所有的下游零售商都在纷纷取消优惠措施,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要涨的一场成品油涨价风潮悄然奔袭而来。

      两大制造看涨预期

      “两大从3月12日(当天国际原油价格大涨至83.47美元)之后,就将成品油批发价格调整到了国家2009年11月10日最后一次调价时的出厂价上限,我的油源虽然来自于陕西的延长石油集团,但后者受两大调价刺激,也将出厂价大幅调高了200元以上。”陕西省泾阳县一位民营加油站老板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在两大做出推高批发价举措之前,陕西省内几乎所有的民营加油站都在推行每升优惠幅度在0.2~0.3元的刺激销售举措,一些油站的促销降幅甚至高达0.5元,“即便如此,民营油站还是相当的有钱可赚,”这位老板说。

      并非只有依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的陕西民营加油站老板才在大行促销之事。

      《中国经营报》记者多方调查得知,从中国石油重兵把守的华北、西南、西北,到中国石化独步江湖的华东、华南、东北,自2010年1月下旬以来,国内民营加油站阵营的促销幅度普遍高达0.3元/升甚至0.5元以上。一时间,依靠“薄利多销”手段来加大油品流转速度的民营加油站,对两大旗下形成合围之势,这直接给后者带来巨大的盈利压力和库存压力。

      兵来将挡。面对民营油站凶猛之势,两大旗下加油站也在2月初纷纷开降零售价,幅度虽然普遍小于民营油站,但依靠“点多面广”的网点优势,两大旗下加油站多少也借助降价风潮挽回了面子。

      按照国家发改委2009年5月8日发布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国家只对成品油价格的零售上限做出规定,而不对零售下限强行约束。这是导致民营加油站屡屡降价促销、甚至逼迫两大旗下加油站无奈跟进的根源所在。

      以重庆市为例,该区域作为西南地区民营油站和两大油站血拼最厉害的区域之一,民营油站“裸价”促销事件时有发生。尤其在春节前,重庆部分民营油站的93号汽油每升零售价比两大旗下加油站价格要低出0.5元甚至更多。这被两大集团指责当地有些民营加油站不守规矩,“他们价格虽然低,但供应量非常小,因此他们不赚钱也要赚吆喝,导致区域内成品油供应出现了严重的压价促销现象。”其时,中国石油西南销售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

      民营油站的过分嚣张让重庆成品油批发价格在春节之后进入了水涨船高的境地。“93号汽油的批发价从春节前的7100元/吨已经涨至目前的7600元,0号柴油批发价也从6600元涨至6800元附近”。卓创资讯的研究人员在重庆调研发现,两大集团通过推高成品油批发环节的价格,间接提高民营加油站的拿货成本,迂回提高了整体市场零售价,进而使得降价预期消弭于无形。

      清晰可见,两大通过调节自身可控的成品油出厂价格,已在事实上造成了成品油价即将上调的朦胧预期。尽管从2009年11月10日迄今,国内成品油价格已有4个月未做出任何调整,但从绝对价格的涨幅看,国际原油价格并未比11月10日价格调整时的基准价格超过4%,因此两大尽管在事实上推高了成品油批发环节的价格,其所制造的也仅仅是一种涨幅预期,而非国家即将上调成品油价格的事实。

      两大的体制内调控

      由于国家规定了成品油价格的零售价格上限,但未明确规定成品油价的批发价格上限,因此,通过调整出厂价格,两大集团为首的炼厂阵营,实质上已经在体系内部完成了一次对成品油价的体制内调控。

      “比如炼化负荷处于高水平时,成品油的库存通常也会处于高位,而此时通过降低出厂价格,一方面可以刺激民营加油站渠道拿货,借民营之手,迂回降低市场零售价格,刺激油品消费市场回暖,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通过旗下自有加油站的渠道,有针对性的在一些重点区域和市场展开促销,加速消化库存,加快油品流转速度。”中国石油炼油事业部一位信息部门人士私下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说,目前国内成品油零售市场的80%以上份额仍然归属于两大集团所有,因此民营油站的降价促销无论力度多大,其所能够改变的都是某某区域性市场的小环境,不会对国内市场整体形成巨大影响。

      这位人士坦言,眼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管理自2009年11月10日最后一次调价迄今,已经超过4个月时间未能做出任何调整,“这一机制的短期休克,导致成品油价格的调节,只能通过两大集团调整出厂价来实现了。”他表示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始终在2009年11月10日国家调价时的价格下方运行,因此炼油企业的盈利水平肯定要显著高于2009年绝大多数时间。另外“凝固”在2009年11月的成品油零售价格上限,也为许多民营加油站带来了和两大集团一样丰厚的利润。

      机制休克两大受益

      与国内成品油价格机制连续4个月不作为,进而为石油企业与油品流通企业带来丰厚利润相比,国际石油巨头对中国两大集团的幸福时光羡慕不已。

      最新消息显示:壳牌将在年度会议上宣布,2010年将关闭全球9000家加油站,利润巨幅的下滑是导致壳牌连续裁员的主要原因,在2009年2月份的时候壳牌公布了一整年的经营业绩,壳牌全年盈利125.18亿美元,同比2008年下降了52%。美孚去年的净利润同比下滑了56%,比壳牌还要惨。BP则减少了22%。

      回头再看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巨头的2009年业绩,就连中国石油总裁蒋洁敏也直呼好于预期。由于两家公司年报均未公布,接受路透新闻社调查的17位国际分析师认为,中国石化2009年净利润将为604亿元,比2008年的297.7亿元实现净利润翻番。

      而中国石化正是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4个月高位运行且从未向下调整的最大受益者。中石化的原油炼化能力长期占据着国内总产能的50%以上,是油价政策的最大受益者。

      显然,以中国石化为首的两大,作为既得利益者,其通过收紧成品油市场供应总量和适度调高成品油出厂价格,人为制造了成品油涨价在即的预期。

      一个不可忽视的细节是,美国成品油价格近期首次逼近了2008年国际油价处于147美元时的价格高位,即根据美国汽车协会数据,3月20日,全美汽油的零售平均价格达到每加仑(美)2.799美元,约合每升0.7387美元(1加仑=3.785升)。假设再按照美元兑人民币汇率1∶6.827计算,美国汽油价格折合人民币约为5.04元/升。事实上,目前北京地区93号汽油的售价为6.66元/升,高于美国约1.62元/升。

      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油气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等一些专家对“中国油价显著高于美国”这一事实解读说,由于美国与中国在成品油价格中加入的税负水平完全不同,因此最终形成的市场价格也不相同,这是导致中国油价显著高于美国的根本所在。

      不过在韩晓平看来,两大之所以能够通过调节成品油批发价格,就给社会上带来成品油价格上调在即的预期,根源还是在于试行于2009年5月8日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暂行管理办法自2009年11月10日突然“被中止”实施有关。“发改委仅仅表示这一暂行管理办法是不完备的,正在修改中,但由于价格管理办法突然缺位,国内成品油价格却被人为凝固在了历史高位。”韩晓平说,这一机制“休克”背后,是当国际油价跌幅超过4%时国内油价我自岿然不动,而当国际油价一旦站稳80美元,两大就发挥自身可以自主调节成品油出厂价的功能,不断制造涨价预期,以期刺激消费和扩大民营油库的储备规模。

      韩晓平指出,在春节和两会之前,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质上至少存在两次可以调整的时间和空间。但由于涉及到传统节日及特殊时期的市场稳定,故国家并未做出调整。

      “发改委没有正式表态停滞于2009年11月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开始再次施行之前,个人理解国内成品油价格短期内不会出现调整,除非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甚至突破85美元。”某部委能源研究所一位不愿具名专家认为。

      “我们支持发改委加大成品油价格的调整频次和力度,但依据什么来调整油价,至少需要给民众一个更为合理和确切的解释。”这位不具名专家直言,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亟待回归到制度化的轨道之上,而非朝令夕改。

      种种迹象显示,国内成品油价格正在受力于两大推价因素,而预热新一轮涨价风潮。

      记者观察

      油价定价机制不能缺位

      哥纠结的不是价格,是机制。

      近期,有多名能源专家建议我:不要死盯着试行于2009年5月8日开始施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不放,那个《办法》不就是针对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寡头施行的吗?且不说该《办法》中处处潜伏着可调整也可不调整的文字游戏,另一个事实是,该《办法》自2009年11月10日最后一次发挥效力迄今,已经逾期4个月被束之高阁了。

      的确,一个被束之高阁长达4个月的《办法》,我们不能指望它还能真正发挥应该属于它的公权力功能。这也是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自2009年迄今形成长达4个月价格调控真空的根本所在。

      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国际原油价格自2月18日成功突破60日均线压力迄今,已经在80美元附近运行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尤其是,如果WIT等三地原油价格平均变化率近期突破4%,国内成品油价格如果继续参照《办法》调节,最迟也要在3月底或4月初做出一定幅度的调整。

      “不管调整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国内成品油价格确实应该动一动了。”一位民营加油站老板坦言涨跌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通过适度调整,民众需要看到《办法》并非“名存实亡”,人们需要证实国内成品油价格并非被人为凝固在了2009年11月10日。

      早在2010年1月底,当民众质疑国内成品油价格为何“当调不调”时,发改委价格司副司长周望军就曾出面解释说:国家发改委将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进行再次调整,其中“22个工作日”这一“铁律”可能被缩短。周望军称,即将实施的变动,主要是要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监管机制进行细节上的调整,使其更科学规范和透明。

      显然,价格监管当局注意到了“当调不调”这一问题相当麻烦。遗憾的是,1月底距今已经过去2月有余,“正在修改”的《办法》仍然待字闺中,这一机制嘎然而止背后,是国内成品油价格定价机制的悄然沦陷。

      国内成品油价格改革的最终方向是要实现与国际市场接轨。那么,国际油价分分秒秒都在变化,中国的油价要想接轨世界,缺失最基本的定价机制显然是最不能让人容忍的。

      正在修改中的《办法》代表了中国油价与世界接轨的希望。而通过油价与世界接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等央企寡头才可能摆脱动辄需要国家财政补贴的窘境,民众质疑国内油价“涨得快跌得慢”的意见也才可能被市场波动化解于无形。

      国际油价的变动不以当局的意志为转移,同样,如果我们的油价定价机制仍然缺位,那么,出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领域的价格调控真空和监管真空现象就将仍然存在。

      市场很期待,在3月底或者4月初,国内成品油价格哪怕是出现一次无厘头的调整。“如果届时调价了,发改委最起码需要说明是依据什么在调整价格,它如果说依据的《办法》,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仍然没有沦陷。”一位不愿具名的能源专家坦言,目前民众对成品油价格最纠结的并非价格,而在机制。

      期待国内成品油价格依据有关定价机制,早日做出调整。


    石油市场 石油行业 石油
    分享到:

    上一篇:亚洲疲软的石脑油市场抑制凝析油需求
    上一篇:委内瑞拉一揽子油均价26日当周微跌至72.06美元/桶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