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给人们带来的伤痛,刚刚被“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喜悦所冲淡,百年不遇的特大泥石流灾害再一次袭击了地震灾区。
●弄清大地震对大断裂带来怎样的地质构造变化,事关自然灾害科学准确预报,事关灾区科学重建和可持续发展,事关灾区人民生活安康幸福。
●在地动山摇大地震中以组建运输救援队闻名的国家功勋队——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重返灾区,以抗震救灾精神,肩负重任——
记者 蔡涛 谭才冬 沈昭 罗睿 报道
8月24日,国土资源部大陆动力学重点实验室给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发来感谢函,对西南石油局第二物探大队负责实施的“龙门山断裂带反射地震探测”专题研究项目给予了高度的褒扬:“项目施工中,二物设计了切实可行的野外数据采集任务,获取了高质量的反射地震资料,为研究龙门山构造带的深部特征及中国大陆科学钻探计划的实施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数据。在项目的野外施工过程中,面对恶劣环境,安全、高效地完成了野外地震数据采集工作,体现了贵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科学精神……”
闻知这一消息,第二物探大队总工程师杨继友不禁感慨万分,思绪也回到了三个多月前……
再进龙门山
在大地震发生后,回应大地震的快速钻探是研究地震机制有效方法之一,该方法可直接测量地应力,从而为预测地震的发生提供相应数据。
国家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质科学院许志琴院士等人,到龙门山断裂带展开现场考察,决定通过深部反射地震方法,给龙门山断裂带地下深部构造做一个精确的“CT”,以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深部地层结构,给汶川大地震灾后的监测方案提供地质依据,同时为灾后重建提供科学服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几个施工单位对任务都摇头而去。最终,发现大庆油田的功勋队伍、有着50余年地震勘探经验的第二物探大队承担起了这个在汶川大地震断裂带核心位置部署的项目,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开始了这意义重大的施工。这也是第二物探大队因大地震第二次进入龙门山——
2008年汶川“5 12”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通往重灾区汉旺镇的山路上,第二物探大队由20多辆东风车组成的抗震救灾运输救援队冒着余震和滑坡危险,在损毁严重的道路上不断向前推进,安全、及时地将一批批救援物资送往灾区,送到灾民手中。运输救援队历时39天,运送物资5000余吨,被德阳抗震救灾指挥部喻为“震不断的运输线”,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了全国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同样的车辆,相似的场景,熟悉的面孔。两年后,汉旺镇的公路边,二物人忙碌于紧张的施工:简易公路上,施工车辆匆匆驶过;幽深的山谷中,履带式跟管钻机的轰鸣声响彻山谷;远处的悬崖峭壁上,“飞虎队”正系着保险绳从崖顶直下铺设大线;山坡上临时开出的小道中,四五个钻工边喊着号子,边用木棒和钢绳抬着钻机向上移动,汗水沿着他们的衣襟滴到泥土里……
重返龙门山,不一样的心境,不变的,是二物人对灾区人民的赤诚之情。
一条条踩出来的蜿蜒测线
如果说,二物人当年在地动山摇中不停穿梭的运输救援队,是为了挽救受灾群众生命,那么,今天忙碌在悬崖峭壁上的“飞虎队”把脉断裂带,则是为了灾区人民生活得更安康、更幸福、更美好……
“龙门山断裂带反射地震探测”项目部署的四条反射地震剖面全部位于汶川大地震重灾区,而龙门山属地表和地下双复杂区,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要实现勘探的突破尚属世界级难题。
为了完成项目攻关,第二物探大队总工程师杨继友亲自挂帅担任项目经理,带领技术人员展开了攻关。白天,他们用轻盈的步伐推进着施工进度,夜晚,他们在农舍中挑灯钻研,潜心模拟弯线设计方案。
文华东是一名刚从大学毕业投身石油物探事业的青年职工,每天随放样小组穿行在这群山万壑中的悬崖峭壁之间。平均每日在乱石荆棘中穿行20公里以上,脚上磨起了一个个的水泡。在一个弯曲度较大的沟里,他来来回回穿越了9次,不断地修正设计方案。知道他的工作情况,父母主动提出了前来探望,他却婉言拒绝:“项目结束后,我会抽空回家的,现在一切都好,只是工作有点忙。”
数日后,汉旺剖面的采集设计方案终于完成了,经模拟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着,绵竹剖面、耿达剖面、虹口剖面,一条条技术人员用脚印“踩”出的测线在地形图上蜿蜒成形。
一块熟悉的陌生地
“绵竹市清平乡,六百万方泥石流瞬间倾泻而下,大量房屋被掩埋,路桥被冲毁。在电闪雷鸣、大雨滂沱的夜晚,5000多名分散在山区的群众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摸黑撤离……”
8月13日的一则消息,让二物245队钻机班长陈勇军仿佛回到了汉旺剖面施工场地……
汉旺剖面由汉旺延伸到清平,直达测线的终端——“死亡谷”——地震袭来,谷里幸存者寥寥无几;泥石流后,陈勇军曾经奋战过的“死亡谷”已经永埋于龙门山之中。
如何将一台台笨重的钻机搬运到龙门群山之上,这是摆在陈勇军他们面前的一个“天大”的难题。
汉旺剖面测线小号端有3口炮点在海拔2000多米的绝顶上,山势太过陡峭,植被过于茂密,根本没有路上山,几次尝试搬运钻机都失败了。面对紧张的工期,项目经理杨继友在电话里说:“绝不能因为一两炮就耽误了全线的生产!”
接到杨继友的“死命令”,陈勇军火速从测线的另一端赶来,现场指挥开路上山。一行人肩负钻机,在双手开出的小路上艰难攀行。当天,这3口万分关键的炮井打成了。当陈勇军下山时,已经是傍晚,身上的信号服也被挂得破烂不堪。
地理上的困难可以靠大家齐心协力,顽强拼搏解决,技术上的难题,却成为了挡在他们面前的又一道拦路虎,漏水、漏气、垮井、缩井……地震后的龙门山地表,岩层松散,成井难度极大。陈勇军和钻机班的员工们想尽了一切办法,用尽了包括冲击工艺、旋转工艺、泥浆工艺、跟管技术等在内的几乎所有的钻井工艺,依靠自己的艰辛和智慧克服了一个个的难题,在龙门山脉之颠开创了钻井突破的新篇章。
一次次对生命的尊重
为最大限度降低环境噪声,提高采集质量,245队与以往项目施工一样,仍然坚持在夜间进行放炮,以避开白天的人为干扰。在陡崖峭壁横布的山区施工,白天尚且困难重重,何况晚上?山上那些数不清的摇摇欲坠的巨石无时不让每一个管理者和员工都提心吊胆。
面对困难,245队召开了安全会议,对安全工作实行测线的“分段包干,层层落实”责任制,同时重组放炮组,由分队领导亲自担任各放炮组组长。队长杨白利身先士卒,主动担任了放炮一组组长,不分昼夜带领放炮组,背着爆炸机、水和干粮,翻山越岭。白天落实炮点,提前将火线布置在安全的地点,晚上在山上和沟中放炮施工。
1166口炮井沿峡谷中展布,每口炮井引爆16至20公斤炸药,产生的剧烈震动极有可能引起山体垮塌。
5月21日晚,经过周密部署的耿达剖面开始放炮,245队职工全体出动维持安全。本应沉寂的山谷中响起了一声声炮响及随之而来的由远及近的滚石声,还有放炮组兄弟们的脚步深、喘息声和农户里传来的犬吠声……仪器站电台呼喊:“放炮组注意安全!注意炮后的垮塌!注意路上有没有行人!到点后请报桩号!”
“23952桩号到位!请求充电!”放炮一组喊到。
“23952等一下!我刚才在炮井的山下看到一个帐篷,即刻去落实一下有没有人!”队长杨白利在对讲机中喊。
“好,马上就去!”炮手回应。
片刻之后,放炮组报来:“一名修路工人在帐篷里,已经熟睡!”
“马上把他叫醒,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再开炮!”
……
245队用勤劳艰辛和一丝不苟,换取了每一天的安全收工。
一次与余震危险的擦肩而过
今年以来,四川地区多地遭受了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社会各界都为抗击洪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献计献策,在此过程中,第二物探大队积极为德阳气象局什邡、绵竹、罗江等气象站提供无偿技术服务,为更好地进行气象预测、灾害预报给予了力所能及的帮助。
5月25日清晨,当245队还在虹口(汶川)剖面紧张施工之际,全队职工收到了分队信息中心发送的雷雨天气红色警报,根据预报,可能有泥石流,要求全线职工火速撤离到安全地段。
80余公里的测线,将每名职工的心紧紧地牵连到一起。
14时11分,几乎已经全线撤离,而技工组长刘海刚抢收最后一台设备下山,经过一座已经被地震震坏的铁路桥时,大地突然开始颤抖,桥梁上的铁轨如同散乱的枯草,在风中扭曲、摇曳,几秒钟之间,峡谷两侧的滚石轰隆落下,地底下传来神秘的断裂声……这是全队职工近距离感受到的一场5.0级余震,所幸的是,由于雷雨天气红色警报全线停工,并未出现任何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事故。
5月29日,13辆车组成的车队凯旋驶离龙门山脉,幽深的峡谷纵横交错,山谷中激流奔腾,峭壁如削……这是第二物探大队成功完成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龙门山断裂带反射地震探测”专题研究项目后的返程车队。
项目圆满竣工,二物人用自己永不止歇的脚步,在支援灾区灾后重建的历史进程中,再一次用石油人特有的方式,履行了国企义不容辞的政治和社会责任,将“山地物探”的旗帜插在了龙门山脉之颠,书写了二物人又一个撼人心魄的篇章。
后记:9月2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工作的意见》。意见称,力争在2020年做出具有减灾实效的临震预报。到2015年,将基本形成多学科、多手段的覆盖中国大陆及海域的综合观测系统,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能够监测2.0级以上地震,其他地区能够监测3.0级以上地震。并明确称,到2020年,建成覆盖中国大陆及海域的立体地震监测网络和较为完善的预警系统,地震监测能力、速报能力、预测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力争做出有减灾实效的短期预报或临震预报。我们期望,通过该项目的施工所积累的经验,能为这项国家工程作出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