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一项全新的测试技术——“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研制与解释方法研究”在大庆油田问世,该项技术既可为老井堵水补孔、新井射孔准确选定层位,又可探明剩余油饱和度,可谓一举三得。
当日,朝81-斜69井实测对比表明,在相同精度下测井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30~50米提高到80~100米,测井时效提高了一倍,产油效果较好。
自2005年承担“脉冲中子全谱测井仪研制与解释方法研究”课题以来,大庆油田测试分公司科技人员针对项目功能单一、精度低、时效差的实际,在研究方法上增加了中子寿命、脉冲中子-中子(PNN)、氧活化测井,形成了脉冲中子全谱测井技术,使之成为目前世界上功能齐全的脉冲中子测井仪器。
4年来,测试分公司科研人员攻克了可控中子源瞬间变频的瓶颈技术,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测井中子管2.4千伏控制电压1毫秒时序变换问题,可程控以任意时序发射中子;研究出中子爆发稳控技术和自动稳谱技术,使仪器始终处于最优工作状态,从硬件方面提高了测量精度;首次提出并实现了虚拟探测器技术,增加了能谱有效数据量,从数据处理方面提高了解释精度和测井时效;通过优化探测器结构,进一步保证了四种测井方法的测量精度和分层能力。
科研人员今年先后多次运用该技术在朝81-斜69井进行实测,作业前,该井日产液14立方米,含水100%,作业后日产液13.7立方米、日产油5.8吨、含水58%,且堵水效果明显。在7月份大庆油田召开的年度科技工作会议上,这项课题研究被评为2008年度大庆油田技术创新一等奖。
这项技术自动化程度和时效高,可在套管井中寻找油气层、确定储层含油饱和度、监测油藏动态和评价油田储量,有助于油田合理调整开发方案,优化油井工作制度,充分挖掘油层潜力。
这项技术扩大了大庆油田脉冲中子测井技术在国内的领先优势,现已成为双源距碳氧比测井技术的升级换代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