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记者近日随农业部有关专家在西部贵州省福泉市黄丝镇江边寨见到的情景。
江边寨是一个以布依族为主的民族村寨。“以前脏水、牲畜粪便到处都是,一到夏天蚊蝇满天飞,用‘脏、乱、差’形容挺合适,”江边寨29岁的村民李欣江说,“现在这些垃圾都成了宝贝,污水处理后用于灌溉,牲畜粪便收集起来就是上好的有机肥。”
“脏、乱、差”是人们形容中国农村时的常用词语组合,但这一状况正随着农村清洁工程的推广而逐步改善。农业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环境保护部等部门,23日至24日在贵州省召开全国农村清洁工程建设现场会,探讨、交流农村清洁工程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农村清洁工程由农业部2005年以来试点实行,以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为主线,对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等生产生活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配套推广节肥、节药、节水等环境友好型生产技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
江边寨2007年开始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投入28万元,建成9座联户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5个田间蓄粪池、2400米污水牵引管道等一批清洁工程项目。同时,江边寨还制定村规民约,约定农户门前施行卫生“三包”制度。李欣江说,大家相互监督,村民的卫生观念改变很大。
摆脱“脏、乱、差”帽子的同时,江边寨农业产地环境也得以改善。据检测,工程实施一年多来,江边寨稻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农业部总经济师张玉香说,目前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已由最初的5个省市30个村扩大到17个省区市的1100多个村。示范村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生活垃圾和污水资源化利用率一般在90%以上,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一般在20%以上,不仅有效控制了农村面源污染,而且每亩生产投入减少30元左右。
2009年中国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粮食再获好收成,预计全年粮食总产量达10670亿斤,比上年增加100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实现40多年来首次连续6年增产。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农业还存在着发展模式粗放、结构不尽合理、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污染加剧等突出问题。”张玉香说。
农村清洁工程强调污水处理、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是从源头入手抓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举措之一。张玉香说:“凡是农村清洁工程搞得好的地方,也是农产品质量有保障的地方。”
中共中央连续4年的“一号文件”都强调,推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甘肃、湖北等省以立法的形式明确要求加强农村清洁工程建设。贵州、湖南等省把农村清洁工程列入为农民办的实事之一,并安排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由于村寨布依族风情浓郁,江边寨近年发展起了村寨旅游。李欣江开了一家“农家乐”,他说:“卫生搞好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后,种的菜和粮食也成‘生态’了,来寨里玩的游客越来越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