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预示天津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根据滨海新区要立足天津、依托京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宜居的生态城区的功能定位,按照建设高度开放、社会和谐、环境友好的现代化经济新区的要求,滨海新区将全面建设宜居生态城区。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和保护500平方公里的南北两大生态环境区,构建海河下游两岸、海岸带等若干生态廊道;建设开发区生态工业园和大港化工生态工业园。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建设生态型居住区,构建舒适、健康、安全、优美的宜居环境。
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天津开发区生态工业园被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总局等六部委列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通过验收,南开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进社区、汉沽区创建循环型城区工作不断深入。“清洁能源行动”成效显著,受到科技部和国家环保总局的表彰。
启动了国家绿色gdp试点工作,开展了环境污染损失调查和环境经济核算等工作。组织开展了天津环境友好企业评选活动,11家企业被评为市级环境友好企业,4家企业被总局命名为国家环境友好企业。
历史遗留小型化工企业污染得到整治。针对西堤头镇小化工污染问题,市政府相继下发了《关于对小型化工企业污染实行综合治理的通知》、《关于综合治理北辰区西堤头镇化工污染问题的决定》、《天津市关闭严重污染小化工企业暂行办法》,对西堤头镇小化工企业实行24小时监督,建立了专群结合的执法监督机制,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严重的环境违法企业被依法查处。投资5000多万元,完成了沟渠、坑塘的环境改造、生态恢复工作。以此为契机,本市还依法有效查处了城郊7个区域小型化工企业环境违法行为。
严格执法完成应急监管
建立市长挂帅的创模领导体制、创模监督管理责任人联络网、创模工作转办制度、周(月)调度会制度、污染应急预案机制和统一执法机制。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对影响社会稳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污染问题、建设项目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问题、重点区域污染问题进行集中整治,12369环保投诉电话和群众信访件及时得到处理。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2400余人次,检查排污单位8973家,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241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案件59件。
在高标准完成年度监测任务的同时,建成《天津市污染源及应急监测管理系统》,全面提高了天津市污染源及污染事故应急反应能力和管理能力,提高了环境监测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完成了东丽、北辰、河东、河西区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并通过验收。成立了天津市环境监测系统有机物监测协作网。
建生态示范区创绿色社区
本市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扩大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防治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污染,推广沼气、秸秆制气,改造旱厕,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的改变,农村环境明显改观。全市有7个区县开展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其中蓟县和宝坻区已通过国家验收,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目前,全市已创建120个生态村,4个城镇被命名为国家环境优美镇。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49%。
坚持公众参与环保,做到周围有人、参与有序、目标明确。开展了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创建24个市级绿色社区、109个绿色家庭。3个绿色社区和3个绿色家庭被国家命名,13所绿色学校受到国家表彰。本报记者张鸣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