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市场观察 > 1.92厘米和19个亿—两数字折射西藏生态环保进步

    1.92厘米和19个亿—两数字折射西藏生态环保进步

    来源: 新华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01-21 访问:

      新华网拉萨1月21日电(记者文涛 边巴次仁)西藏那曲地区安多县的牧民扎西惊喜地发现,这两年,自家牧场里的草变得茂密了,踩上去软绵绵的,竟然能没过脚背。

      他的感觉得到了科学印证:观测显示,西藏实施退牧还草工程5年间,这个县草场植被平均长高了1.92厘米。

      西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的资料表明,自2005年安多实施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和退牧还草工程试点项目后,草场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了18.21个百分点,植被高度由项目实施前的5.72厘米提高到了7.64厘米。

      辽阔的藏北草原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高寒缺氧,常年刮着大风,植物每长高一毫米都很困难。而让大面积的草场平均长高近2厘米,必须付出艰巨的努力。

      西藏的环保专家解释,成功的关键在于退牧还草工程把大量牧草从牛羊嘴里保护下来,使之得以休养生息。

      西藏自2004年启动退牧还草工程以来,在7个地市的27个县安排了退牧还草工程建设任务5611万亩,在禁牧草地安排补播1643万亩。工程的实施,促进了项目区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

      “世界屋脊”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这是不是影响了当地百姓的正常生活呢?另一个关键数据引人注目——19亿元。

      西藏自治区环保厅厅长张永泽告诉记者:“自2005年‘十五’规划实施以来,西藏农牧民通过参与重点公益林管护、天然林保护、造林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自然保护区管护等工程建设,共增加收入19亿多元。”

      西藏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也为当地农牧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利益,这有效地调动了农牧民参与环保事业的积极性。

      资料图片:2009年6月4日,一只红嘴鸥在位于西藏阿里地区的“神湖”玛旁雍措湿地保护区上空飞翔。近年来,西藏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每年都有几十万只水鸟飞到西藏境内的大、小湖泊内过冬。2009年2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2030年)》,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投资155亿元,实施10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新华社记者 叶辉 摄

      张永泽举例说,随着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的全面落实,西藏从事森林资源管护的人员已达到8万余人,年管护收入由2006年的4385.49万元增加到现在的4.5亿元,增长了9.2倍。而建设农村沼气的农牧民每年每户可节省1000多元的燃料费。

      通过环保赚钱,赚钱以后更加环保——在西藏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良性循环,而西藏百姓享受到的环保效益远不止这些。

      几十年前,山南、日喀则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两个地方。山南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泽当(藏南重镇)风沙之地,幸亏不是我家;我等不住此地,可怜当地人们。”

      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如今在这两个地区建成了长达百公里的防护林体系,有效保护了西藏人口最为稠密的河谷上百万亩农田和草场,风沙肆虐的天气明显得到遏制。环保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跟30年前相比,山南地区的大风和风沙天气年均减少了32天,日喀则地区大风和风沙天气年均减少了34天。

      生活环境改善了,西藏百姓的生活方式也变得更加环保。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的实施,大幅度降低了对森林、灌丛、草皮和畜粪等传统生物质能源的消耗。初步测算,西藏已建成的6.5万座沼气池,年产沼气2502.5万立方米,可替代标准煤近1.8万吨,相当于保护了6.3万亩林木。同时推广、销售的太阳灶达到33万余台。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的实施,使森林、草地、淡水、生物、旅游等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促进了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改善了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了农牧民生活水平。”张永泽说。

      西藏的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关系到当地人的生存状况,被称为“亚洲水塔”的西藏,其生态环境的变化对全球都有重要影响。为此,2009年中国已决定投入155亿元,建立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环保 环保信息 环保设备
    分享到:

    上一篇:以环保要求推动产业进步
    上一篇:上海环保部门违法"黑名单"曝光721家企业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