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大发电集团与煤炭企业长达数月的电煤合同价格争端,意外地开启了增加进口之门,尽管当前中国煤炭需求疲弱且供给充足.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包括华能、大唐、国电、华电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与煤炭企业的电煤合同谈判持续了近两个月,但未能达成任何协议,最近更演变成口舌之争.
以中国神华集团为首的煤炭企业,希望煤价较去年提升10%,称税务成本上升,且电煤合同价格一直较低.
发电企业则坚决反对提价,分析师估计去年电煤合同价格为460元人民币/吨.
为迫使煤炭企业让步,发电厂增加了国外煤炭进口:中国1月煤炭进口量较去年12月增加了12%,连续两个月增长.
一广东煤炭贸易商表示,"最近我们收到了好几批煤炭进口订单,这产生的心理效果比实际效果大得多,因它体现出的(电厂)态度是:你们不卖,我们自有其他买处."
煤炭企业则得到政府的一些支持,此前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议,电煤合同价格在去年的基础上上调5%-8%.稍早华电和国电则与山东淄矿签订了价格530元/吨的超百万吨电煤合同,显示其态度的软化.
在大宗商品价格处于历史上最大的跌势时,煤炭企业要求提价或不合时宜.当前全球包括中国的电力消费不断下降,海运价格亦随之下跌;需求在不断萎缩,煤炭供应商竞争加剧.
市场相信电煤价格的协议最终仍将达成,但在此之前,贸易商仍将争取在中国煤炭市场中分一杯羹.中国去年煤炭产量为27亿吨,为国际海运市场交易量的三倍.
分析师表示,当前煤炭的销售其实不容易,发电企业并没有进口压力,港口进口煤炭积压,同时发电厂本身拥有一定库存,截至2月10日其库存量为3,600万吨,足以维持21天所需.
尽管如此,发电企业依旧在不断买入,1月份煤炭进口量增加至299万吨."1月份来自越南的煤炭进口大幅增加,因稍早越南放松煤炭出口管制,当前煤炭价格较去年最高位下跌了近一半",上述广东贸易商表示.他并称,2月份的进口量料继续攀升.
华南一大型电厂高层亦表示,公司1月份从越南进口了大量煤炭.
"国内煤炭价格太高,所以发电厂打算通过投标方式解决供应问题,但海外市场的供应亦有限,绝大多数煤炭还是来自中国",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