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媒体报道,华能集团等五大电力集团组成的电煤订货联盟已将华润集团纳入,变成六大电企联盟,该联盟为了应对国内煤企涨价,拟在春节后召开首届国际性电煤订货会,从国际市场寻求稳定的煤源。
09年国际煤市供给偏宽松,按照当前价格进口动力煤对东南沿海用户比较合算。09年煤炭主要出口国中,印尼由于国内电厂建设推迟导致内需较预期放缓,出口能力仍有望增加,澳大利亚煤炭项目投产、港口运能改善,南非港口扩建年中投产,国际煤市供给能力改善,而亚太的日、韩、台湾及欧洲等主要煤炭进口地区需求放缓,全球煤炭市场供需宽松。2008年五大集团外加华润集团合计消耗动力煤7.44亿吨,占动力煤需求的比重近一半,五大集团海外购煤对煤炭出口国来说求之不得,而对于东南沿海企业(以广州为例)来说,在当前的国际价格和海运费基础上静态计算,不考虑其他成本,进口国际煤炭吨煤可节约200元以上。
目前秦皇岛价格相对不高,进口煤对北方地区缺乏吸引力。如果以到秦皇岛的价格作为比较基础,国际煤炭失去价格吸引力,意味北方地区进口煤动力不大。同时与秦皇岛FOB价格相比,广州地区以及坑口价格依然相对高估,假设秦皇岛价格合理,考虑正常的费用后,坑口价格仍有15%-20%的下跌空间,广州港价格则有25%的下跌空间。
国际采购难独挑大梁,最终的结果是导致国内外价格迅速趋同。首先,07年全球煤炭贸易量为9.23亿吨左右,占全球煤炭产量的17.07%,其中动力煤6.97亿吨,占煤炭贸易量比重为75%,而当前我国动力煤年需求量在15亿吨左右,是动力煤全球贸易量的2倍左右,进口作为调剂余缺和平衡价差的手段尚可,难以成为主要供给力量;其次,由于国际贸易总量不大,中国进口变化具有四两拔千斤的效果,小幅增量可能使国际煤价迅速上涨,08年中国进口动力煤3000万吨左右,假设未来中国进口增量能够达到7000万吨,对于国际煤炭市场来说10%的变化足以引起国际煤价和海运费的大幅上升,同时进口增量占国内动力煤消耗量也达到5%左右,引发国内煤价的下跌,最终使国内外煤价走向平衡,国际煤炭失去价格竞争力,因此海外采购煤炭更重要的是谈判策略,实际操作空间和意义不大。
相比国际采购对煤价的影响,我们更担忧当前煤价反弹背后供需基础的不稳定性,3月份小煤矿逐步复产与动力煤传统淡季可能打破这一脆弱平衡,而北半球取暖季的结束也给国际煤价带来下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