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中心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14708平方米,配置各类仪器设备282台套,完成项目建设投资13826.7万元,建成了顾桥实验基地和望峰岗井深部开采实验大厅,以及通风瓦斯、地压地温、电气安全、地质保障、仪器仪表等了10个研发与验证实验室,检测检验所获得了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甲级资质。工程中心建设达到了规定的近、中期目标,完成了全部创新能力建设内容,并通过了项目预验收。
一、技术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工程中心以淮南矿区开采实践为依托,进行瓦斯治理重大技术攻关,取得了以“高瓦斯煤层群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技术”为标志的一批技术创新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申报国家专利41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12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取得著作权登记4项,获国家重点新产品1项。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部分子课题任务,成为我国煤矿瓦斯治理领域重要的技术创新基地。
二、技术服务确立了市场地位。工程中心自2007年开始向全行业提供技术服务,先后在北京、沈阳、太原、重庆、石家庄成立了办事处,宣传输出淮南瓦斯综合治理理念、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在山西焦煤、松藻、铁法、晋城、宁煤、冀中、两淮等重点矿区推广无煤柱煤与瓦斯共采关键技术。2009年山西屯兰煤矿瓦斯事故后,技术服务聚焦山西、陕西,先后成立了沙曲、铜川等11个项目部,开展瓦斯治理驻点服务,创建了“沙曲模式”。华晋焦煤沙曲矿瓦斯超限由技术服务前2008年3300多次,骤降到去年17次;西山煤电6对高瓦斯矿井瓦斯超限同比下降了64%;晋城煤业3对高瓦斯矿瓦斯超限次数同比下降了88%;陕煤黄陵矿业一号矿和二号矿基本实现瓦斯零超限。
三、行业标准制订取得重大进展。制订并实施煤炭矿井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562-2010)、煤矿瓦斯抽采基本指标(AQ1026-2006)、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2006)、煤矿井下煤层瓦斯压力的直接测定方法(AQ/T1047-2007 )、保护层开采技术规范(AQ1050-2008)、煤层瓦斯含量井下直接测定方法(AQ1066-2008)等6项技术标准,另有8项上报待批。参与煤层气(煤矿瓦斯)开发利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课题研究,淮南瓦斯治理经验先后被近10个行业规划和法规吸纳。
四、咨询评估在全行业展开。2010年,受国家能源局委托,编制了全国煤矿瓦斯治理专家会诊指导纲要、会诊标准及方案,并具体承担了山西片区的专家会诊工作。2011年,在黑龙江、新疆等地开展瓦斯综合治理会诊和技术服务,评估会诊工作受到了当地政府、煤炭主管部门以及被服务单位的高度认可。组织编制全国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建设指南和验收标准,开展项目评审,指导示范矿井建设。在山西焦煤、同煤等企业开展了煤矿瓦斯治理能力评估和瓦斯抽采设计咨询工作。
五、技术培训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受煤矿瓦斯防治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承担了瓦斯治理管理和技术培训任务,累计举办全行业瓦斯治理管理和技术培训班30多期,产煤省(区、市)煤矿瓦斯防治(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重点产煤市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人,瓦斯重点监控煤矿企业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和矿长、矿总工程师等7000多人次,先后到淮南参加培训,参观学习。2010年以来,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中心主任袁亮应邀为煤矿企业做专题报告63场,为4万余名企业高管和工程技术人员授课,指导神华、龙煤、峰峰、晋城等煤炭企业院士工作站工作,推进了行业瓦斯治理科技进步。
六、技术交流搭建了高层次平台。工程中心先后与中国科学院、日本能源研究中心等国内外科研机构开展了50多项合作研究,承办每年一次的中国(淮南)瓦斯治理技术国际会议,世界10多个主要产煤国的专家和学者、国内重点煤矿企业等1600多人次参加会议。国际会议已经成功举办4届,成为影响较大的国际技术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