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地)由山东能源龙矿集团控股、龙口港集团公司参股成立的山东龙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具体运作,是山东省已规划建设的煤炭储备配送基地的示范性基地,也是山东省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营的能源储配基地。
山东龙海煤炭配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亿元,龙口基地煤炭储配项目计划总投资11.5亿元,在1241亩填海造地区域内规划一期工程为年煤炭配送运营量1000万吨,二期工程2000万吨规模,最终达到5000万吨规模。整套系统设计配煤能力为2000吨/小时,初步具备了煤炭应急储备45万吨能力。2010年公司(基地)煤炭储备能力已达到60万吨,2012年将达到150万吨。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煤炭贸易、数字化配煤产品生产(数字化配煤)、物资仓储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及节能燃烧技术研发、资产管理和其他能源进出口贸易等。采用数字化配煤技术,整合国内外不同煤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为客户提供集约、高效、环保的煤炭供应全程服务。公司拥有丰富的配煤产品体系,为国内上百家电力、化工、建材企业提供定制化配煤产品综合性管家式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通过建设上游煤炭采购网络、中游物流服务网络、下游市场销售网络,具备了煤炭应急储备保障和以整合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为核心的煤炭供应链各环节专业服务能力。
形成外煤入鲁主通道
打造中国北方煤炭交易中心
煤炭物流产业作为龙矿集团的支持产业,已经上升为山东能源集团发展战略。按照“十二五”及长期发展规划,公司(基地)坚持“依托政府、立足自我,遵循法则、积极稳妥,把握市场、有效运作”的原则,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供应链管理为手段,以做大做实做强为目标,以提高全省乃至全国煤炭能源保障供应能力为基础,实现履行能源安全保障职能和建设效益型储煤基地任务,融入全球现代能源物流分工和合作体系。
通过开展全球化煤炭采购、集中仓储、数字化配煤、科学配送等业务,公司(基地)打造了国外煤炭进入山东省的主通道。通过整合区域内上下游煤炭物流资源和市场,建立稳定可靠的煤炭供给和配送体系,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中国北方煤炭交易中心。
公司(基地)实施基于战略联盟框架下的“3721”网络供应部署(即打通印尼、澳大利亚、俄罗斯三个进口煤渠道,部署山西大同、五寨,蒙西鄂尔多斯、包头,陕西榆林,蒙东海拉尔,新疆吐鲁番七个战略发运站,畅顺铁路、航运两个主通道,确保一个入龙煤炭调运目标),完善网络化煤炭供应布局,全面构建优势足量煤源集中供应体系,确保2015年实现安全采购煤炭3000万吨以上的目标,形成省外煤炭入鲁主通道。
公司(基地)将市场进行三级划分,其中山东半岛为一级市场,山东内陆为二级市场,长三角及珠三角区域为三级市场。通过完善下游市场物流配送支持基地,在山东半岛沿海和鲁中内陆、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以辐射周边重点客户最近原则布局10-20个煤炭配送基地。以二期工程建设的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为龙头,在整合区域内配煤中心、煤炭转运码头、铁路站点和耗煤用户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煤炭供应链上、下游端的统筹协调,以“三西”地区和国际煤源为依托,面向国内及国际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煤炭消费市场,采用现货挂牌、竞拍交易、招标采购、定量交易等模式,通过集约高效的交易平台,提供公开、高效、公信的煤炭现货和期货交易服务,构建起中国北方煤炭交易中心。
在加强煤炭营销的同时,公司(基地)积极探索“非煤”经营业务开展切入点,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钢材销售3.04万吨。发挥设备功能,拓展盈利渠道,做好与龙口港业务联系和工作协调,利用储配基地便捷、高效的运输系统,开展煤炭、铁矿砂等散货卸载有偿服务,今年以来,龙口基地为客户进行散货卸载近20万吨。同时利用场地优势和技术优势,开展来料配煤加工服务业务,从去年底至今,完成来料配煤加工30多万吨,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争取到“十二五”末,煤炭运营量达到3000万吨,配煤量达到1000万吨,应急储备能力500万吨以上,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10亿元,实现建成山东省煤炭储备配送名牌战略基地、国家级煤炭储备基地、国内一流煤炭物流服务企业三大目标;到2020年前,煤炭运营量达到5000万吨以上,配煤量达到3000万吨,应急储备能力1000万吨以上,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以上,利税20亿元以上,创建国家煤炭能源安全保障中心基地和中国乃至亚太地区最大、世界上有影响的煤炭物流加工配送枢纽,为全省煤炭能源安全保障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大的责任。
科技带动
推行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
针对煤炭用户不同燃煤设备的特性,公司(基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个性化的煤炭混配方案,据此采购单煤并加以混配生产。以煤炭用户为中心,致力煤炭生产与煤炭消费之间的优化配置,系统集成煤炭价值链上的相关活动,把煤炭产品转化为个性化的煤炭燃烧综合解决方案,追求客户满意度,在为煤炭用户创造匹配性、一致性、环保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高附加值的同时,实现互惠互利、多方共赢。
加大洁净配煤技术研发投入,加强洁净配煤理论基础研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技术进行数字化配煤技术,打造低碳环保型煤炭品牌。
实现煤炭供应链管理目标,必须具备强有力的协调和整合能力,并与煤炭价值链上重要的创价活动单位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需要积极与煤炭用户和重要的煤炭生产商、供应商和物流单位建立战略伙伴和联盟关系,确保供应链系统的多向稳定,满足用户多元需求、提高供货能力。公司(基地)建立煤炭储配物流中心运营信息网络,集约化经营煤炭运营市场,使煤炭产品和企业进入市场交易。承担煤炭订货交易和日常运营的协调工作,负责市场、物流信息及煤炭销售价格协调,对企业煤炭销售结算情况进行监管,全面实现煤炭电子商务。
建设完成了信息统筹运营管理的一体化信息管理调度平台,使计划、采购、储配运、交付等各环节信息,以及价格、成本、费用、利润、资金等各要素信息更加透明和可视化。对即时发生的业务信息及时加工和传递,确保信息及时、准确、完整、全面。形成高效的实体运营网络—运营管理平台—决策支持平台三层递进式供应链信息和数据生产系统,为客户提供全程集约高效增值服务,打造专业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品牌。2015年前建立起成熟的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机制。与其他煤炭储备基地共同构建国家级煤炭储备保障网,有效地实施SOSO战略,将难以实现的煤炭长期储备转化为日常的煤炭供应链管理服务,保障煤炭能源安全,稳定煤炭价格。
所谓SOSO储备战略是“卖一补一”(Sell-One-Store-One )库存战略的简写。SOSO库存战略针对的是既要随时应急却又不能长期储备的战略物资储备难题,在战略物资日常进出过程中,通过普通库存物资的强制性“富余”实现了动态的、安全的战略储备功能,把“动态”和“储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卖一补一”储备战略强调的是卖出储备物资以后要及时补货,并非一对一的关系,而是一个数量区间。
公司(基地)以环渤海蓝色经济区及龙口港、屺姆岛港煤炭入海口规划为依托,充分发挥大莱龙铁路释放能力,配套煤炭物流服务平台,将建设临港洗煤厂,进行煤炭深加工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提供煤炭配制原料加工服务。依托港口场地及现代化装卸设施,提供场储、转运服务,打造权威高、资质深的煤炭质量检测中心,为周边地区提供质检服务。
人文素养
彰显企业文化软实力
公司(基地)通过合理开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员工最大潜能,使之产生巨大增值效益。借鉴对标企业一流人才的造就机制,实现在人才培养、层级需求、阶段性目标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跨越,由现有的单一学习维度向学习、绩效、变革三个维度转变,更多地参与企业的绩效提升和管理变革。
通过工商管理培训、攻读硕士学位、在职实践锻炼和岗位转换交流等形式,培养一批熟悉企业情况,适应市场要求,思维敏捷,开拓创新,善于管理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人才,加强了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储备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包括市场销售、财务会计、煤炭采制化、洁净煤技术、客户服务专家和技术带头人,加强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为动力,以完善岗位工作流程为目标,科学设置专业分工,不断优化组织结构,合理调整人才队伍的专业布局,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调整了人才队伍结构。
按照构建起点高、体制新、机制活、市场前景广阔的国际化煤炭物流基地的要求,结合公司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实际,提炼公司(基地)独具特色的发展理念和企业文化,打造企业软实力。在观念层次上,以“龙的精神,海的胸怀”提升自信心和凝聚力为核心,用企业理念和企业精神统一思想,培育企业核心价值观;在行为层次上,以提升感召力和约束力为核心,形成奋发向上的企业氛围;加大对企业先进人物、精英模范群体的培育,通过抓典型树榜样人物凝聚员工队伍,规范员工行为,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金字招牌”;在形象层次上,以提升感染力和形象力为核心,建立企业标识,形成并实施企业独具特色的形象视觉识别系统。打造出“由此出发、向此汇聚、真诚合作、以煤传情”和“以人为本、以诚为业、以客为尊、以和为贵”的企业文化,树立独特鲜明的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