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企业毫无动力
数据显示,总装机容量占电力行业76%左右的火电企业,承担了81%的发电量,是支撑国民经济运行的重要一环。
王永干称,目前,主要火电企业在机组结构调整、节能降耗、限损等方面的改造已经完成,已经具备较为先进的生产水平,从内部降低生产成本已经没有多少潜力可挖。“像现在这种情况,发一度电就亏损一些钱,企业怎么可能有积极性呢?没有利润就无法保证煤炭采购,煤价上涨更加剧这种行为,其结果就是全国各地到处缺电。”
早在2004年,国家就已经意识到煤价上涨而电价不动给发电企业造成的压力,与当年底推出了煤电联动政策,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然而政策出台后,执行却困难重重,至今只联动了四次,其间多次达到规定,却并未联动。
业内人士分析,火电企业现在唯一的指望是通过重点合同煤采购低价煤,但从近年的情况看,合同兑现率却屡年下降。
政府应有保障措施
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上网电价上调后,五大集团近两月的火电生产仍然亏损近50亿元。“这种做法虽然短时间内有点作用,但在煤价面前却始终被动。”王永干说。
事实证明,虽然国家发改委也对重点合同煤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但情况却愈发恶化。“电价是行政审批的,而煤价是市场行为,现在的情况证明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政府就应该出面干预。”
王永干认为,十几个省份没有上调电价,说明调价只是部分缓解火电企业的压力,而不是根本解决之道。“解决这个问题,从大的方面讲要靠电力体制改革,从小的方面讲就是给煤电联动政策提供保障,比如对重点合同煤实施最高限价,用行政的力量要求各省的国有煤矿带头执行,执行不力的就采取通报批评等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好煤、电在国民经济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