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00亿撤离山西
2009年初,山西省启动大规模煤炭兼并重组,要求年产90万吨以下的煤矿企业接受指定企业的兼并。三年整合成绩斐然。眼下,山西的办矿主体已由2200多家减少到了130家。办矿主体也发生了彻底的变革:由原来的民营企业占70%至80%的地位,转换成现在的国有企业占办矿主体的70%。 2011年5月25日,山西省宣布所有整合矿井完成最后关闭。
“从2009年整合正式推动,到2010年底,在山西煤炭产业中运行的游资已达1万亿以上,通过整合撤出的资金达7700多亿。” 山西政府部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另一些山西省政府官员则称,山西未来财务负担将超过5000亿元。而温州商人在此轮整改中的损失至少在200亿左右。
“强者愈强”成定局
陈臣在山西宁武的矿井最后还是被关闭了。陈臣的矿最初是被山西焦煤集团兼并的。为了不被关停,陈臣在这3年里对矿井做了几轮整改,终于令其年产达到50万吨。但由于周边煤炭储量匮乏,始终无法扩建到年产90万吨。2011年5月25日,陈臣看着逐渐被填埋的井口,叹了口气,“小煤矿大势已去,明天开始山西将是另外一个煤炭江湖了。”
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若干意见》指出,国家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形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矿企业年均产能提高到80万吨以上,大型、特大型煤矿企业集团煤炭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达到50%以上。
“这说明,煤炭行业的整合将仿照石油、电力行业,未来煤炭资源将不断集中,最终煤炭行业也将成为少数几家国企主导的行业。”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会秘书长赵家廉说。
“强者愈强”的态势已成定局。据了解,山西煤改结束后,已有4家煤矿企业年生产能力超亿吨,3家超5000万吨。
民企寻找新定位
煤矿兼并重组中是否能保障公平,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利益,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在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看来,虽然《意见》已明确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都可以成为兼并重组的主体,但民企很难成为整合主体。“整合煤炭企业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而国内煤炭领域内,民营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不具备这个条件。”
民企利益如何保障?对此,赵家廉认为民企可以有三种选择:“要么主动放弃获得经济补偿,要么联合壮大成为大煤企,避免被洗出局。再或者就是重新定位自己,做更适合自己的事。”
“中国秦发收购华美奥能源就是个很好的范例。”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表示,民营企业通过联合的方式,不但可以壮大力量,还能实现优势资源互补。“对于中国秦发与华美奥能源来说,他们之间的合作最大的意义在于打通产业链,实现从煤炭产运销的一体化,修补了诸多民营煤炭企业只有生产能力没有销售渠道的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