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近日公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为内蒙古重新定位: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团结繁荣文明稳定的民族自治区。
内蒙古的大能源基地梦想,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开始起步。2010年内蒙古GDP破万亿大关,煤、电等能源资源贡献过半。
目前,内蒙古煤炭探明储量达7414亿吨左右,居全国第一。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和鄂尔多斯等重点煤电基地便集中在此。2010年的煤炭产量首次突破7亿吨,达到7.82亿吨,居全国首位,同比产量增加1.8亿吨左右。
在煤炭资源开发上,《意见》主张推进资源整合,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建设一批现代化露天煤矿和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建成一批年产5000万吨以上的大型煤炭生产矿区。
国家支持内蒙古煤炭、电力运输通道建设,内蒙古“窝电”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按照国务院安排,“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将推进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至河北、辽宁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规划建设内蒙古西部煤炭产地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提升大秦、朔黄等既有煤运铁路集运能力。
根据本报记者了解,内蒙古正在规划建设中的煤炭通道包括:鄂尔多斯-曹妃甸、鄂尔多斯-湖北、锡林郭勒-曹妃甸等。
与此同时,电力输送通道建设将加速。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已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优先安排建设。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
《意见》还指出,根据国家产业布局和专项规划,实施差别化产业政策,优先在内蒙古布局建设具有比较优势的煤炭、电力、煤化工、有色金属生产加工等项目,在项目核准、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如《意见》称:“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依据国家规划适度发展煤化工产业,优先布局升级示范项目,适时推进产业化。”
目前,内蒙古正在建设一批通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煤化工产品输送管道。其中包括,呼伦贝尔~哈尔滨、赤峰~北京、鄂尔多斯~武汉等煤制天然气管道建设。
除差别产业政策之外,国务院赋予内蒙古先行先试政策,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改革重点领域包括:推进资源税改革,研究完善内蒙古煤炭等矿产资源领域收费基金政策;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范资源矿业权及产权交易。
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机制,大力推进电力多边交易。制定促进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行业发展的上网电价。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和水资源保护机制,加快水权转换和交易制度建设,在内蒙古开展跨行政区域水权交易试点。
国务院提出,推进内蒙古整体列为国家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试点工作,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
分析人士称,“继山西综改试点之后,内蒙古有望成为另一个全省域的改革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