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和钢铁是主要的用煤行业。分析地震和海啸对日本电力行业和钢铁行业的影响,有助于明晰日本地震引发的全球煤炭需求效应有多大。
日本电力行业有十大公司,在此次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是东京电力公司和东北电力公司。东北电力公司的火电厂在震中仙台地区较为集中,比较著名的有相马火力发电厂,该火电厂拥有两个100万千瓦的超临界发电机组。东京电力公司是日本最大的电力公司,其火电厂主要分布在东京湾沿岸及仙台。这部分临近港口的火电厂均可能在地震中受损。
日本的钢厂也主要布局在沿海,受地震影响,多家钢厂被迫停产,至少5个大型日本钢铁厂由于地震影响已经停产。其中,日本最大的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位于岩手县釜石市的钢铁厂已停产,目前正对锅炉设备的损坏状况进行检查。此外,住友金属工业位于茨城县的鹿岛钢铁厂的高炉受损并停产,日本钢铁工程控股公司位于千叶的钢铁厂也发生了火灾。而且,由于交通设施被破坏,日本地震对煤炭运输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生铁和粗钢生产国。在此次地震中,日本钢铁厂受损严重,至少五家大型钢厂暂停生产,并且停产时间可能长达6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国际海运铁矿石市场可能丧失对日本的2220万吨铁矿石需求。假设铁矿石和焦炭炼钢的比例是2比1,那么,这将导致日本减少1110万吨焦炭。进一步分析,考虑到日本2008年进口冶金煤8100万吨,那么,日本钢厂的暂时停产就意味着日本的冶金煤进口将减少13.7%。对于全球焦炭市场而言,虽然日本钢铁厂减产了,但其他国家钢铁产能过剩,会通过增产弥补日本钢铁需求的缺口。这样一来,原来日本的焦炭消费部分会转向这些国家,从而使得全球的焦炭需求量并不一定减少。
日本在地震中损坏了大量的建筑、道路等,而震后重建将加大对钢铁的需求。这对全球的钢铁需求有正反两种影响。一方面,地震对日本钢铁产能的破坏将导致全球钢铁产量可能在最短时期内保持不变或者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从不远的时期来看,日本震后重建的钢铁需求增加可能提升全球钢铁需求。日本国外那些未投入运营或者未满负荷运营的钢铁厂的产量将增加,这将提高对焦炭的需求。因此,日本震后重建会导致全球焦炭市场趋紧,并引发焦炭价格的上涨。
2009年核电占日本总发电量的29%。核电站在此次地震中遭到破坏及其导致的心理影响,至少短时间会使日本更加倚重燃煤发电,所以,日本的核电站关闭至少短期内将带动日本动力煤进口量的增长。
另外,日本震区燃煤电厂的存煤被地震引发的海啸冲走,也将增加日本对煤炭的需求。另外,由于日本20%的炼油设备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日本将从亚洲炼油厂进口成品油和液化石油气等化石燃料,这将导致亚洲地区的油气需求增加。由于煤炭、油气以及电力之间的替代关系,这也将导致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动力煤需求增加。日本动力煤的主要进口来源国是澳大利亚、印尼、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和越南等。2008年日本进口了1.05亿吨电煤,澳大利亚是其最大的出口国,占比达68%;中国的份额大致为8%。因此,无论是从直接和间接影响来看,日本地震可能导致全球动力煤的需求增加,从而推高动力煤的价格,这对亚洲市场的影响尤其大。
对中国而言,我国2008年对日本的煤炭出口量为1262万吨。其中,934万吨为动力煤,其他为焦煤。从短期内对焦煤的影响来看,日本地震会影响我国对日本出口焦炭的企业,因此,我国焦炭出口企业需要调整产量或者寻找新的焦煤出路。但需要看到的是,尽管短期内日本的钢铁厂无法进行生产,但是,由于震后重建导致的大量钢铁需求,则可以由作为生铁和粗钢的“世界工厂”的中国将日本缺失的产量弥补起来。这样,中国国内的焦煤需求量会增加,那些原先将焦煤出口到日本的企业可以转向国内市场。由此,日本地震将会增加全球的焦煤需求量。就动力煤来看,日本会在震后第一时间保证电力的供应。这虽然短期内使中国动力煤出口受到的影响会比焦煤受到的短期负面影响要小,但随后电力需求的增长将对中国动力煤出口带来正面影响。
对此,我们必须注意到,由于近年来中国本身煤炭净进口量日益增加,并且据估计到2011年,中国煤炭净进口量将达到2亿吨。因此,日本震后重建和燃煤发电的增加导致的全球煤炭需求的增加和煤炭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的煤炭净进口来说,是一个负面因素。中国自从2009年成为煤炭净进口国以来,每年都有比较大的进口量增幅,因此,中国煤炭进口必须考虑到煤价上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