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魁梧、皮肤黝黑、浓眉大眼、声若洪钟,既有山东大汉的热情豪爽又有煤矿工人特有的朴实与坚韧,这就是周加启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他从一名回采工、班组长、区队长、副总工到回采副矿长;从“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采煤区队长”再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周加启在巷道深处走出了一个个坚实的脚步。面对采访,周加启显得非常平静,他说:“我在煤炭生产中做了些工作,组织上给了我这么多荣誉!其实荣誉绝不仅仅属于我个人,更属于培育我的煤矿和支持我的矿工们。”
“铁区长”面前没困难
周加启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经在煤海深处爬滚打了20多个年头。凭着他的身强力壮,凭着他的艰苦奋斗,凭着他的精湛技术,在井下几乎没有他攻克不了难关。这些年究竟下过多少个井,流了多少汗水,周加启自己也说不清。
2000年8月份,周加启的工区从3206东工作面搬至3206西工作面,工作面倾度大、温度高、顶板破碎严重,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面对严峻的生产条件,周加启迎难而上,他动员职工说:“我们回采二队是一支永不言败的团队,面对困难我们要拿出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想办法啃下这块硬骨头,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安全完成生产任务。”他在井下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与工程技术人员一块研究制定施工方案,带领职工在顶板破碎、煤层超高地段实行人工剥帮。一些职工看着他这样辛苦,劝他上井休息。他他说:“遇到这种情况,就是上了井,我心里也不踏实。现在,最重要的是大家伙不蹭着,不擦着,我怎么都行。”工人们只好陪着他继续干。全区职工没有一个不佩服周区长这股实干劲的,大家称他为“铁区长”,说:“在‘铁区长”’面前没困难”。
工区搬家任务完成后,周加启迅速组织生产,要求职工向安全稳产要效益,条件好时创水平。在他的带领下,工区原煤产量稳步提高,在三个月的时间内生产原煤34万多吨,全年完成原煤总产量100.56万吨,超计划55.26万吨,创建区历史最好水平,职工收入比以前同期提高40%。
在周加启的带领下,他所在的采煤队连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杜绝了轻伤和三级以上非人身事故,曾连续五年被命名为集团公司红旗区队。
副总工请缨“走西口”
这些年,为了将煤矿做大、做强,翟镇煤大步“走出去”到西部整合、开发资源。背井离乡出去办矿,其工作、生活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可为了企业的发展,周加启肩负重任,毅然决然率领职工走向西部。
2004年2月,已是翟镇煤矿副总工程师的周加启主动请缨,带着矿领导班子和干部职工的厚望,带着战天斗地的豪情,远赴山西、贵州等地,为企业探寻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
为寻找煤炭资源,以周加启为首的18名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先后到内蒙古东胜煤田、山西吕梁煤田、陕西榆横煤田、贵州织纳煤田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这些地方往往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在这些地区他们行程20000多公里,写出了三万多字的考察资料与方案,为公司领导在这些地区整合资源,合作办矿提供了可靠参考。
此后,周加启亲自率领职工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办红星煤矿。刚开始的时候,周加启和一起来创业的员工们,在四面透风的棚子里办公、住宿,并且没有公路,没有电话,没有手机信号,照明都要用油灯。一些同志水土不服,患上了腹泻、感冒等疾病,大家都很想家,有的同志出现抱怨情绪。“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们是企业外部发展的排头兵,更是职工家属的希望!既然大家来了,就要扎下根来,干出个样子来。”周加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大伙鼓劲,和大家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地面建办公室、宿舍、澡堂,在井下完善采区布置、改造通防系统,终于将红星煤矿建成投产。
阳光总在风雨后,周加启亲自率领职工在贵州连绵群山中建成了红星煤矿,之后又建成了大沟等煤矿。这些煤矿投产之后,不但扩展了翟镇矿的煤炭生产,也增加了当地的就业与经济发展。贵州省煤炭厅和当地县领导被周加启和他的战友们的精神感动了,在考察这些煤矿时说:“你们这种吃苦敬业的精神,表现出来的这种韧劲闯劲,让我们见识了新矿员工的风采。”
管回采“安全第一”
作为副总工程师,周加启在翟镇矿分管回采工作,煤炭生产是主要任务。但是,在他的心中始终是“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安全生产是他不懈的追求。
在日常的安全管理中,他十分注重良好生产秩序的建立。针对该矿地质构造复杂的实际,他注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地质分析,根据地质构造和现场条件,排接续、定计划、搞生产,使采煤区队在组织生产的时候,建立良好的生产秩序。
为解决突击生产带来的不安全隐患,周加启创新实施了“正规循环考核办法”。他的“办法”要求回采工作面以作业计划规定的一个圆班的正规循环率为考核基数,以一个圆班为考核时间单位,每月的考核单位与当月编制计划采用的考核天数一致,在一个考核时间内,循环个数在计划数上下10%为合格。当正规循环率当月达到80%时为生产组织正常,否则,每升高或降低1%时,对区队奖罚300元。这一正规循环考核办法实施以后,采煤基本杜绝了突击生产,班组没有了突击生产和加班延点的现象,回采正规循环率由78.7%提高到90.1%。保证了现场的安全生产。
去年以来,为了提高区队和职工的“自主安全管理”,周加启积极推行“微观安全风险评价”,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某一系统或工程开工前进行风险评价,然后由施工区队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编制规程措施,同时在生产组织上,尽可能赋予各区队一定的安全组织与协调权力,来灵活有效的实施考核管理办法,调动各层组织的安全工作积极性,自主而理性地处理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从而在专业、区队和班组之间自觉形成了一道道严密安全关口,从而实现“本质安全”。至今,翟镇矿已实现连续经实现安全生产2900多天。
周加启为翟镇矿的生产、安全、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同时也从副总工提拔到了副矿长的职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