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信息网讯:煤炭开采中的矸石排放与污染,是影响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难题。然而,这一难题在山东新汶矿业集团已经得到有效解决!近几年,他们通过推行“矸石充填”、“以矸换煤”、“井下选煤”等技术,使老矿区十几个矿井基本达到了“矸石不升井”,实现了“绿色开采”,并且“以矸换煤”产量200万吨以上,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
煤矿开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是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长年堆积的矸石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造成空气、土壤和水体污染,对矿区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我国大多数煤矿都有一二座矸石山,就像孙悟空变成土地庙,只好把无法藏匿的尾巴变成旗杆一样,成为煤矿的标志物之一。
新矿集团为了解决老矿区资源枯竭的问题,从新世纪之初就在盛泉煤矿探索、研究利用煤矸石充填井下采区,支撑采区顶板,减少和避免地面下沉,从而“置换”开采出“三下”压煤的技术,并形成了“以矸换煤”的开采、充填、抛矸、沉降测量等整套工艺与设备。盛泉煤矿在矿办公楼、职工食堂、工业广场下,布置了21103工作面,采用“以矸换煤”技术进行“三下”开采,每月充填煤矸石5500立方米,资源回采率达到95%,置换煤炭总计300万吨,而地面基本达到了零沉降,采区之上的办公楼、职工食堂安然无恙。
“矸石充填”、“以矸换煤”技术,不但提高了资源回收率,解决了“三下”采煤的问题,更改变了煤矸石升井、占地的传统开采方式。新矿集团从2007年起,在下属煤矿大力推广这一“革命性”采矿技术,各矿结合矿井实际在推广中进行优化,孙村矿研究应用了“矸石似膏体输送充填工艺”,翟镇矿研究应用了“综采工作面动态矸石充填工艺”,华恒矿业研制应用了“泵送矸石充填采空区技术”。协庄矿将这一技术进行延伸,在井下建设了60万吨/年的选煤厂,把十五层煤生产的含矸量较高的煤炭,在井下进行矸石分离,分离后的矸石直接充填到采空区“以矸换煤”,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还避免了矸石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
“以矸换煤”等技术的推广,使新汶矿区实现了矸石不升井,地面零排放,停运了11座矸石山,按每年“以矸换煤”产量200万吨计算,可创造经济效益12亿元,减少矸石提升运输成本1000万元。新矿集团还将这一技术进行专业化、商业化运营,目前已与峰峰集团、沈煤集团、济宁矿业集团等企业进行技术输出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