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采1吨煤扔6吨煤,另一方面是为了应对“无限增长”的煤炭供应数千座新矿井大干快上;一方面是政府号召节能降耗,另一方面又是“油耗子”式的大功率越野型政府公务车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天然气“气荒”,另一方面是大量“气能源”直接排空;一方面是由于缺电而拉闸限电,另一方面是为了在盛夏季节“制造冬季”把空调开至最低。“能源紧缺下的全民能源浪费”,这是记者在我国部分能源产区和消费地区了解到的一个怪现象。我国既是能源生产大国,也是能源消耗大国,但同时也是能源“浪费大国”。能源专家建议,各行业和全社会要转变发展观念,通过各种手段和制度遏制能源浪费。
政府公务用车越来越“大”
钥匙在插孔内一扭,汽车像野兽一样发出“嗷”的一声,油耗仪表盘刷一下从“0”跳到“17”。“我就喜欢这个'吼声’,过瘾、气派,跑起来像一头狮子。”小刘是山西一名县级机关单位的司机,他驾驶的是一辆进口品牌的越野车,百公里油耗高达20公升左右。“机关用车要气派、大方,油耗大不大无所谓,反正是公家出钱,平时加油尽管加,到年底领导一签字就都报销了。”小刘说。
警车开道,一辆辆气派的大排量越野车鱼贯而行,像摆龙门阵。这样的场景在一些工程开工和竣工仪式、企业成立剪彩仪式、现场会参观活动中司空见惯。一些群众说,不是对领导干部和公务用车限制很严吗?政府不是号召节能减排吗?怎么感觉这几年政府公务用车越来越“大”、越来越气派,一些县处级领导一个人配有两部专车,一辆小轿车,一辆越野车,不用说车多少钱,光油耗就得多少啊。
记者发现,尽管低油耗成为私家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卖点”,但大排量汽车风头不减。在哈尔滨市机场路一家销售店,记者询问一新款越野车,工作人员说,没有现货,需要交一部分定金再等通知取车。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梁宏宝说,去年我国汽车销量超过1300万辆,如果以每辆车每年平均成品油耗1.3吨计算,每年消耗原油2000万吨左右,相当于目前半个大庆油田的产量。“近年来,一些汽车保有量大的城市实行了按尾号限制出行日期等措施,对缓解拥堵现象和降低能耗都有一定的作用。”梁宏宝说,“如果把强制措施和全民自觉行动结合起来,汽车用油总量可以减少30%以上,将大大缓解我国的石油供给压力。”
大批矿井留下“半截子矿”
据统计,2009年全国煤炭产量达29亿吨,而2005年为12亿吨,4年增长了17亿吨。数据显示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旺盛的煤炭需求。目前我国在建的煤矿矿井多达7000多个,总产能至少达15亿吨。
许多企业因自身矿井资源“枯竭”而转向新矿井建设。但这些老矿井的资源真的“枯竭”了吗?位于山西省晋城市的山西莒山煤矿主要生产无烟煤,属于稀缺化工煤种,市场价格每吨达800至1000元。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煤矿上报“资源耗尽”。但是煤矿归属山西兰花集团后的重新调查发现,矿井下剩余资源多达450万吨,几年来,兰花集团通过对这座矿井“刮锅底”式的复采已经采出优质无烟煤290万吨,价值10多亿元。
山西一些煤炭专家说,在我国煤炭富集区,类似的“半截子矿”现象相当突出。在煤炭资源整合以前,山西许多中小煤矿的资源回采率只有15%左右,每采1吨煤要破坏和浪费近6吨资源,每年要破坏和浪费约20亿吨宝贵的煤炭资源。
作为冶金行业的重要燃料,焦煤是一种较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山西虽然是优质焦煤的主产区,但多年来,焦化行业无序发展,大量优质焦煤资源因为开采方式落后被遗弃在井下。用于炼焦的焦煤由于利用精细化工程度不高,只被一次利用。甚至炼焦后产生的气能源焦炉煤气由于不能循环利用就被直接排空。
炸楼现象频繁出现
“爆破声中一楼除,总把旧楼换新楼”。近年来各地爆破的声音不绝于耳,被炸掉的楼房有民居也有酒店,有学校堂舍也有机关办公楼,有小楼房也有几十层的大厦,甚至有在建楼房也被夷为平地。“表面上看摧毁的只是房屋,其实损失的钢筋、水泥都是高耗能产品。”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说,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反复拆旧建新、过度追求建筑面积,消耗和浪费了大量能源。更可怕的是,这种浪费反倒变成了官员的政绩。
近年来,一些地区过度追求城市规模,兴建大广场和奢华办公楼,直接导致能耗上升。一些城市规划粗放,功能设计不合理,居住区与工作区远离,既耗时间又耗能源。年财政收入只有3000多万元的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却不惜斥资60多亿元建造“新城”。然而,历时10年花费上亿元建设的新城,如今仅留下一堆“烂尾楼”。
“不浪费就不发展,要发展就不怕浪费”。记者发现,在一些地方政府持这样观点的干部不在少数。有专家分析,这种浪费是长期以来在“地大物博”的心态下形成的大手大脚习惯,而且与片面追求GDP增长和缺乏有效监控手段密切相关。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缺乏问责制度和对能源利用率的考核,行政长官主观臆断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内蒙古清水河县建设新区,正是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调查研究、“拍脑袋”决策所致,国内一些城市出现的“短命公路”也大多由此而生。种种决策失误导致的巨大能源浪费,却难以见诸各级政府的总结报告中,也无须承担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冯飞说,我国建筑年增量很大,但目前能满足建筑节能标准的很少,新旧建筑加在一起也不过30%左右。当前,我国建筑行业过多地着眼于建设速度和规模,能耗标准停留在照明、采暖、空调等浅层次,建筑自身能耗被忽略。“而由于缺乏对建筑生命周期的评估,频繁出现炸楼现象就不足为奇。”冯飞说。
敞开式用电好了伤疤忘了痛
8月底,来自山西的杨先生刚刚带着孩子到上海参观了世博会。杨先生在上海发现,外面天气挺热,但回到宾馆房间后却“冷”得受不了,房间的空调经常设定的温度是摄氏20度甚至更低。许多公共场合与外面气温相比简直是“冰火两重天”,空调不仅24小时开放,而且温度调得很低。杨先生说,其实这些场合的空调完全可以调高一些,既有利于健康,也有利于减少浪费。发电要靠煤炭,山西采一吨煤炭要付出大量的生态、环境成本。发达地区减少一些浪费,也就意味着能源产区少付出一些成本。
记者走进广州市一座大型写字楼的一家民航售票点,顿时感到一股“寒气”,空调机仿佛把偌大的工作间带到了冬季。在广州市一些餐饮、购物、休闲娱乐等公共场所,“冷气开放”也成为吸引顾客的招牌。广东省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用电大户,采访中这里的市民对曾经频繁出现的电荒记忆深刻。“但是随着电网建设的发展和供应的稳定,许多市民不再把如何省电当回事。”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节能管理处处长钱华说。
黑龙江省宏观经济专家组组长陈永昌分析说,当前大众节能意识不强,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对国家能源紧缺的宏观形势了解不够,相关的舆论宣传还不到位,而许多宣传还停留在口号上面,节能理念未能深入人心。比如一次性用品有些可以回收加工利用,有的直接变成垃圾,它给出行人们带来很大方便,但是造成的能源浪费并没有被大多数人清楚。二是缺乏配套政策,比如多数人在自己家里能够厉行节约,但是对公共场所的节能不以为然,节约无功,浪费无过。国家新近出台的阶梯电价计划,有望在这方面得到改变。三是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提高,人们错把能源等同于一般的商品,认为耗能多少只是消费水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