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营养学家都会告诉你,重要的并非消耗的卡路里数量,而是卡路里的来源。国家经济也是同样道理。
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EnergyAgency,简称IEA)7月份说中国去年能源消耗量超过美国,引起轩然大波。但是标题数据模糊了两国在燃料选择上的巨大差别,煤炭占中国消耗能源的三分之二,美国则是22%。
燃料结构会大大影响成本。根据IEA不同燃料的来源和通货膨胀调整后的平均价格的数据,我们可以计算出每生产一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所需能源的成本。计算较粗略,但为相对能耗提供了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
能源成本强度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所增长。1994年至2008年期间,扣除物价因素,欧洲的实际能源成本增加了一倍,每1美元GDP需要消耗超过3美分的能源。北美的能源成本上涨了88%,达到4.4美分。中国的增长幅度仅为39%,但其能源成本与欧美不在同一水平,2008年为13.5美分。
中国经济的扩张需要更多的燃料,特别是考虑到其正在加强重工业的发展。能源效率是关键,中国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1994年到2008年,每1美元GDP消耗的卡路里下降了41%。
问题在于,中国能源需求的绝对增长促使了卡路里消耗成本的上升,因此能源成本强度也随之加大。
这就使得中国“戒掉”煤炭困难重重,煤炭一直以来都比天然气和石油便宜。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中国2008年的能源消耗与欧洲的燃料结构相同,也就是煤炭的份额只占17%,那么每美元的GDP消耗的能源成本将会是20美分,而非13.5美分。
同时,中国有着强烈的动机抵制碳定价,比如碳排放税。假设全球碳价格为每公吨20美元,北美2008年的能源强度成本就会上涨29%,达到5.7美分。中国则将会上涨66%,超过22美分。
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耗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对欧洲和北美来说,进一步提高能源效率仍是抑制能源经济成本的一个重要方法。更多地使用天然气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因为天然气比石油供应量大且更便宜。
同时,中国却还处于大量消耗能源的阶段,这一点也正好促使了能源价格的结构性上涨。逐年提高效率至关重要──如果想拥有一个低碳未来这点就更关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