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以上海合作组织(下称“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为主体的欧亚经济论坛,将继续把能源作为重要议题,但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本届论坛和以往有所区别的是其核心将是清洁能源。
上合组织所覆盖的广大欧亚地区是世界上煤炭和天然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重要的原油生产区,同时,欧亚经济论坛的永久会址所在地陕西省也是中国最大的煤炭和油气生产基地之一,这使得以往的欧亚经济论坛上,加强欧亚传统化石能源合作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
上一届欧亚经济论坛签署的《西安共识》,明确提出加强地区间能源合作。论坛期间,各方提议成立地区“能源俱乐部”,促进以煤为主的中国与以气为主的中亚之间的互补合作,建设中亚国家联合电网等。
不过,金融危机背景下,这一惯例即将发生微调。昨日,欧亚经济论坛秘书长张德广表示,在即将召开的欧亚经济论坛上,清洁能源将成为重要议题。
“虽然过去的(欧亚经济)论坛上,我们也探讨能源问题,但与以前不同的是,目前,清洁能源已经上升到各国的战略层面,各国都认识到经济发展一定要把环保放在首位。”张德广表示,在此背景下,能源大国之间关于清洁能源的探讨,将既有深度又有新意。
除了能源议题,如何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强欧亚金融合作,也是论坛的重要议题。
值得关注的是,与上届论坛相比,本届论坛的主办方增加了6个至11个,翻了近一番。而细数新增的主办单位,除了国家文物局外,不论是国家商务部、海关总署,还是中国贸促会和中国进出口银行,甚至是中石油集团,均为与国际贸易密切相关的单位。
对此,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军表示,这意味着论坛的取向更加务实,对当地的经济、贸易和建设的拉动也将更加明显。
张德广昨日透露,今后欧亚经济论坛将建立长效机制构架,包括组建论坛会务公司,推进论坛市场化运作等。
据了解,目前,政府财政仍占论坛资金来源的一半左右。张德广表示,靠政府财政支撑的经济论坛将是难以为继的,未来欧亚论坛可能会发展成为由企业赞助的会员制论坛,尽管“这一转变可能不是一下子就看得见”。
张德广称,在下月召开的论坛上,将成立“论坛理事会”的筹备委员会,待条件成熟后将正式成立“论坛理事会”。与此同时,论坛还将设立欧亚论坛秘书处,这意味着,欧亚经济论坛将有了自己的常设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