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煤销集团是我省大型国有煤炭企业,位居中国企业500强中的第65位。2009年初,集团公司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把“依托地方资源优势,依靠地方政府支持,融入地方经济发展体系,反哺发展服务地方经济”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切入点,在加快自身产业转型的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今年1—5月,省煤销集团除自身实现利润21.3亿元外,还为市、县政府上缴各种税费达23.2亿元,仅非煤产业就安置1.6万当地人员就业。
这表明,该集团正踏上一条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共同完成产业转型的新路子,开创了企业和地方双赢的大好局面。
扩规模:加速资源整合和现代化矿井建设
随着能源基金的取消,省煤销集团原有的功能正在逐步地退出历史舞台,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为此,省煤销集团就紧紧抓住煤炭资源整合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面落实省政府煤炭资源整合的战略布局,从而使省煤销集团整合后矿井数量居七大整合主体之首。
有关数据表明截至2009年底,集团兼并重组整合矿井425座;整合后矿井共163座,占整合后七大整合主体矿井总数的30%左右;保有储量101亿吨,产能可达1.3亿吨/年。
整合完成后,如何将遍布全省各地的163座煤矿打造成为本质安全型的矿井,又成为集团领导思考的问题?
他们按照整合片区的难易情况,将163座矿井划分为生产矿井、过渡生产矿井、改造提升矿井、新建矿井四个类型,并根据分类矿井的不同特点,制定了129项有针对性的管理制度。
同时,在163座煤矿中选出55座矿井重点建设,其中25座年内达标投产。这些矿井全部按照煤炭产业新型化的要求规划、设计、建设。今后三年内每年至少有25座矿井达标投产,三年后,煤销集团将形成8000万吨的年产量。
拓渠道:构建专业化的煤炭物流体系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煤销集团目前已在我省11个市拥有273个铁路煤炭发运站,287个煤炭销售营业站,60多个储配煤场,经销半径辐射全国26个主要省市,这些资源为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年初,煤销集团针对我省煤炭物流业市场潜力巨大的实际,提出了与地方政府联手推进构建“三强”式(即货源掌控力强、物流承运力强和市场影响力强)中国最大的专业化煤炭物流体系。同时,根据矿井整合新情况,统一规划布局,进一步整合调整铁路发煤站、储配煤场、港口、公路营业站、出省管理站等通道资源。在铁路方面重点布局河保偏地区、中南铁路沿线的吕梁、临汾和侯月线、太焦线沿线地区。并通过并购租赁北部战略发煤站等方式,谋求拓展和恢复北部铁路销售通道,从而使集团年内发运能力达到1.5亿吨。在公路方面沿晋济、晋豫、陕蒙逐步布局大型储配煤场,重点开工建设6条物流市场带、4个物流区域中心,8个千万吨级物流专业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逐步形成集团公司公路煤炭物流渠道主干框架。
今年,集团煤炭合同总量产需衔接1.9亿吨,百万吨以上大客户增加到9个,18个大客户合同签定量达到2600万吨。
强优势:依托地方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
我省的大部分城市都属于资源型城市,大多因煤而兴,因煤而建,这种政企血脉相连的历史传承决定了大型国有煤炭企业在资源整合中必须与当地政府共同构建和谐共赢的产业转型关系。因此,煤销集团在构建非煤产业的过程中,充分依托地方资源优势,立足于优势互补。
长治市煤气化总公司是一家为全市十多万居民供气的民生企业,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经营陷入了困境。煤销集团本着融入地方经济,服务地方经济的宗旨,从延伸煤、焦、化一体型产业链的需求考虑,于去年4月28日兼并了这家陷入困境的企业,并很快使其恢复生产,保证了长治市居民供气。
与此同时,集团根据自身产业需求,主动与当地的产业、企业和产品对接,推动地方企业走出困境,也为集团开辟了非煤产业开发的新途径。今年集团公司与忻州市政府签订了并购忻州通用煤机厂协议,充分利用集团的资金优势、市场需求优势和忻州通用煤机厂的场地及技术优势,打造幅射华北地区的煤机制造配送园区。
集团还充分依托我省地方旅游资源优势和集团酒店业品牌优势,整合旅游饭店资源,开发荒山,探索旅游酒店连锁经营模式,实现统一管理、统一品牌,资源共享,规模运作。
到今年年底,省煤销集团将形成煤机制造、有色金属、煤化工、新能源、房地产以及酒店旅游、新兴农业科技等八个非煤产业板块,非煤产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100亿元,省煤销集团也将在融入地方经济的过程中实现产业升级和战略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