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的路面,没有一点煤灰、煤渣的痕迹;错落有致的绿地、树木,让人感到心旷神怡。日前,记者来到皖北煤电集团祁东煤矿,一进门便被“公园式”的矿区惊呆了。
“过去,一提到煤矿,马上就会使人想到脏、乱、差,但这里看到的一切,很难再与这些字眼联系起来!”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我们认真做好矿井废渣、废气、废水等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而且还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皖北煤电集团副总经理王建培介绍说。
皖北煤电是省属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近年来,该集团将循环经济作为整个集团的重点产业来经营,在抓好煤炭生产的同时,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先后建起煤泥煤矸石发电厂、瓦斯电厂、煤矸石砖厂、矿井水处理厂等一系列循环经济项目。
记者在祁东煤矿煤矸石砖厂现场看到,一排排整齐的煤矸石砖正在装车,一辆辆卡车络绎不绝地将这些新型建筑材料运往附近工地。“目前,我们的煤矸石砖供不应求,谁想要都必须提前预定。”祁东煤矿矿长黄成华坦言,煤矸石通过循环利用,现在变成了抢手的“宝贝疙瘩”。利用煤矸石自燃加工而成的空心砖,不仅强度高,而且还节约了大量能源和土地资源。
煤矸石、瓦斯气、矿井水,通常被称为煤矿“三废”。目前,皖北煤电将每年产生的100多万吨煤矸石,综合利用于发电、制砖和铁路、公路路基填充等多个方面。2008年,该集团煤矸石利用量达93.87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其中,煤矸石发电5.29亿千瓦时,实现年产值1.79亿元;煤矸石砖实现销售收入2444万元。
走进祁东煤矿的瓦斯发电厂,一个偌大的瓦斯气罐展现在记者面前。“矿井下的瓦斯气抽取后,通过地下管道,先要在这个罐子里集中。”矿长黄成华介绍道。以前,瓦斯气从井下抽取后,直接排入大气,给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为实现资源有效利用,2003年,该集团投资建成了全省第一座瓦斯发电厂。2008年,该电厂累计发电1097万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679万元。
过去,煤炭生产过程中抽出的矿井水,大多直接排到周围的水系,给环境造成污染,附近群众意见很大。如今,这种状况在皖北矿区已不复存在。据了解,皖北煤电年产生矿井水600多万立方米,目前回收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在集团下属的各矿,现在均建有矿井水处理厂。矿井水经净化处理后,一部分用于井下防尘灌浆用水,一部分用于电厂循环冷却水,一部分作为选煤厂生产补充用水,还有一部分用于浇灌树木。矿井水的循环利用,既大大减轻了水污染,每年还可以为集团节约水资源费、排污费等费用300多万元。
据统计,2008年,皖北煤电集团循环经济项目共实现直接产值2.5283亿元,直接利润6652万元,并于当年荣获“中华环境友好企业”和“安徽省节能先进企业”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