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环保行业资讯 > 行业新闻 > 美媒:中国强化海洋维权不为争能源

    美媒:中国强化海洋维权不为争能源

    来源: 参考消息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4-08-07 访问:

      美媒:中国强化海洋维权不为争能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东海协作-2012”军地海上联合维权演习中,东海舰队拖船对“受损船只”实施应急拖带。 新华社发(孙利摄)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8月5日发表题为《不是为了石油——而是为了那些小岛礁》的文章称,在中国与日本、越南、菲律宾及其他邻国因有争议的海洋领土而争斗时,人们通常认为能源是这场争端的核心。

      但文章认为,事实上,谋求东海和南海的油气资源只是该地区主权之争的一个表现形式。中国正在采取多种战略来申明对有争议海域的控制权,如提高自身军事实力,寻找历史依据来支持自身主张,以及通过外交手段来确保东南亚声索国不会联手对付中国等。中国最近一直在采取的战术是,表现出对有争议区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的样子,为此它做了一个国家在本国领土上所做的事情:勘探资源、建设基础设施。

      为什么能源并非这场争端的关键?文章称,美国能源信息局2013年发表了一份题为《南中国海有争议区域可能没有多少常规意义上的油气资源》的报告。报告估计,在南沙群岛附近可能没有石油天然气储量也不足1000亿立方英尺(1立方英尺约合0.028立方米),只相当于中国一周的天然气消耗量。在中国与日本存在争端的东海海域,碳氢化合物资源也可以忽略不计。据美国能源信息局估计,这里的石油储量在6000万桶到1亿桶之间,大约相当于中国不到两周的石油消耗量,天然气储量在一两万亿立方英尺左右,相当于中国3-6个月的天然气消耗量。

      文章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希望尽可能多地开发全球能源资源,不过不会过多地纠结于谁拥有这些资源。因为全球能源市场存在着流动的特点,多开发一点能源就意味着全球供应量的增加,价格则会随之下降,而这会让中国直接从中受益,哪怕新增加的能源并没有流向中国。

      文章称,中国争夺领土的做法也不是为了保障能源安全。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说法,中国特有的能源安全弱点必定影响着它的战略思维。这可能是因为错误地将中国与日本或新加坡这些自身资源匮乏的地区相提并论。也可能因为误读了中国领导人关于“马六甲困局”的说法。

      文章说,中国远非资源贫乏的国家:它的石油产量居全球第四位,可能还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页岩气储量。中国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并非因为国内资源匮乏,而是因为国内需求巨大。即便如此,中国依然能够满足国内大部分能源需求。

      此外,虽然中国近八成的进口石油要通过马六甲海峡,但这一数量只相当于其石油消耗量的一半。虽然美国海军能够封锁马六甲海峡,但封锁马六甲海峡给中国经济带来的打击会重创日本、韩国和台湾的经济。换句话说,如果美国试图封锁中国的石油,它也要面对自己的“马六甲困局”。

      文章认为,开发南海或东海的资源事实上并不能改变中国的能源局面,特别是因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的主要源头,因此,任何新开发的能源都可以被理解为最终流向了中国。换句话说,中国无需通过打仗来确保本国的能源供应,它只需从全球市场上购买就行了。

      文章说,如果能源是中国领土争端的首要问题,那么提出领土诉求的各方更容易找到双赢的解决办法。但是中国是用能源开采活动来证明主权和控制权,而不是反过来的顺序。

      文章称,能源是可以分割、可以共享的,主权却不能。通过主权而不是能源的视角来看待南海和东海争端让这些问题变得棘手得多;这也清楚地说明了联合开发能源的做法为何不大可能奏效。

      美媒:中国强化海洋维权不为争能源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片:2012年5月9日,“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这是我国石油公司首次独立进行深水油气勘探开发,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的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延伸阅读】

      外媒:中国海洋维权进入“积极主动”模式

      2014-05-29 11:00:08

      参考消息网5月29日报道 外国媒体称,随着中国和越南就一艘越南渔船沉没事件互相指责,南海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27日再度升级。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28日报道,这一事件几乎无疑会加重中国和越南之间已经十分紧张的外交和经济势态。两国关系在两周前越南发生反华暴乱之后,已降温到几十年来的最低点,暴乱导致至少4人死亡。

      亚洲的外交官员说,从5月1日以来,中国一直拒绝与越南就钻井平台或南海的领土主权问题进行有实质意义的会谈,这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单方面宣布主权的决心。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5月26日报道,一些专家认为,中越间加剧的南海区域紧张态势,是中国总体更趋自信和强硬的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专家陈思诚在接受邮件采访时说,在移动钻井平台的行动上,中国似乎突然“换挡”,进入了“积极主动”模式。

      陈思诚说:“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中国不仅正变得更加强势,也变得积极主动。”而中国过去在这方面的政策多为被动应对。

      他认为,中国的东海/南海政策应该是中国总体更趋自信和强硬的外交政策的一部分。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教授阿尔乔姆·卢金认为,对资源的需求绝不是中国走出这一步的主要原因。在他看来,此举再次确认了中国自2009年以来在国际舞台上一直呈现出的强势姿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则认为,移动钻井平台不过是中国在维护海洋权利的手段提升、建设海洋能力提高的情况下,经过超过十年的先期工作之后,顺理成章开展的一步。

      他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在很长时间里,中国对海洋的重视程度不高。“但是随发展加速,海洋在中国当今和未来发展中所居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他强调:“西沙海域是中国所管辖的。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来看,西沙不存在争议。”

      另据英国《卫报》网站5月27日报道,中越两国在南海的摩擦不断增加。专家们已经警告说,此类事件有走向失控的可能性。

      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的伊恩·斯托里说,“我认为没有哪一方希望将这个事件变成一场军事对抗:中国是因为面临名誉受损的可能性,而越南则是因为他们知道中国军队要比他们的军队强大得多。”

      中国南海研究院的专家洪农则表示,越南的反应过激了。他说:“在争议各方中,中国是一直以来唯一没有在南海设立石油钻塔的一方。中国一直保持着克制。”

      他指出:“在过去10年中,中国一直在为建石油钻塔做准备。越南应该知道这些。他们过去一直保持沉默,对此予以接受。”

      他还说,有关紧张态势不可能导致军事冲突。他表示:“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两国回到谈判桌上,避免海上冲突。”

      【延伸阅读】

      外媒称中国海洋维权不再低调 开始走出幕后

      2014-05-13 10:02:37

      参考消息网5月13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和越南临近爆发武装冲突的边缘。原因是中国人在越南人自认是本国领土的岛屿附近开采石油。双方都向该水域派遣了数十艘舰船,摩擦中有人员受伤。

      据俄罗斯《独立报》5月12日报道,在中国首次在西沙群岛附近设钻井平台之后,南海局势迅速趋于尖锐化。越南认为,西沙群岛是它的领土,向中国提出抗议,并向该水域派出35艘舰船,意在干扰中国钻井平台的工作。作为回应,中国向该水域派出了80艘船只。

      香港城市大学的乔纳森·伦敦说,部署钻井平台一事意味着北京的海洋战略向前迈进,过去中国总是宣称自己的要求,现在它开始行动了。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专家亚历山大·拉林指出,在邓小平时代,中国致力于韬光养晦。而如今,中国积累了庞大的金融储备,经济崛起,军力增强,它开始从幕后走出来。

      北京表示,有必要在东盟地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同时承诺兼顾伙伴们的意愿和利益。报道称,但在南海问题上,北京坚持强硬路线。拉林说:“诚然,中国与越南曾签署模糊不清的、关于联合进行海洋开发的协议。但北京未必会作出让步。”

      拉林表示,美国在口头上谴责中国的行为。华盛顿对越南并没有任何义务。菲律宾的情况不同:美国与菲律宾不久前签署了扩大美国在菲军事存在的协议。因此,中菲之间的冲突可能会招致美国的干涉。

      据报道,目前,中国与菲律宾也在打外交战。菲律宾在南海扣押了载有11名中国渔民的渔船。北京要求菲律宾立即放人放船,但菲方称这些渔民抓捕濒危海龟,将起诉他们。

      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5月9日发表文章称,随着中国和越南进入紧张海上僵持的第二周,有三个问题摆在面前:中国试图获得什么?这会不会变成两个老对手之间真枪实弹的战争?这对美国的亚洲“支点”政策意味着什么?

      文章认为,简单明了的答案是:中国问题观察家对北京“挑衅性”的行为感到迷惑,这似乎与其之前对地区关系的态度不同,可能不能产生预期效果;现在还没有拔出枪,但是局面可能很快变得暴力;美国维持在该地区影响力的期望可能取决于它如何解决两个共产主义国家之间的争端,以及取决于亚洲盟国是否相信华盛顿会为了对抗崛起中的中国参加战斗。

      不过,在中国的眼中,真正的恶棍不是菲律宾或越南。北京表示,美国通过推行亚洲“支点”政策鼓励本地区国家对中国采取没有必要的强硬挑衅立场。

      文章称,中国30年来一直向邻国确保它寻求的是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和平崛起”,对于这样一个国家来说,它在越南专属经济区安置石油钻井平台并随后以80艘船只护卫的举动引起了严重质疑。首先可以提出的很好的问题是:中国在想什么?

      美国陆军军事学院战略研究所的专家戴维·拉伊表示:“中国外交政策行为发生了根本改变。中国从‘低调、避免摊牌的’态度转变成了更有挑衅性的态度。”

      拉伊花了很多年通过围棋教美国国防官员理解中国的战略。

      文章认为,更大的问题在于,围绕石油钻井平台的边缘政策究竟只是姿态,还是有可能转变成某些更加严肃的问题。有一些原因值得担忧:越南与菲律宾和日本不同,它与美国没有正式防务协议,这意味着北京不用担心华盛顿有义务援救河内。同时,几个世纪以来,越南和中国不时发生战争。

      不过,只是因为华盛顿不想直接插手并不意味着它能避免插手。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达顿表示:“美国面临真正的挑战。在该地区的目的之一是让盟友、合作者和朋友恢复信心。如果我们不插手,那么让他们恢复信心就会出现问题。”

      (原标题:美媒:中国强化海洋维权不为争能源)


    环保 环保新闻 环保资讯 能源
    分享到:

    上一篇:舟山又被环保部点赞了
    上一篇:新疆伊犁州制定环保“两条铁律”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