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的悲哀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06-17 访问:次
环保作文:节能有太多的话题,其中一点就是节电。可以说,从某种性质上来看,水亦是电,电亦是水。
当你享受着如白天般的黑夜时,你心中是否还存有一丝对“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留念。如果有,就说明“节电”这两个字在你脑海中不是空白。
在湍流的历史河流中,我隐约看见了爱迪生那憔悴的面容。在无数个黑夜中,他摸索着、探求着,他不辞辛苦地为人类试求创造光明。是的,他成功了,自然也该欣慰了。但是,如果他看到现在人类的种种行为,或许他就会觉得自己在创造光明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悲哀。他的辛勤付出与其说被大众接受认可,倒不如说是一种悲哀的产生。当他伏案刻苦钻研如何制造光明时,他绝不会想到现在的人们会把使用电当做一种应该,但做一种原本存在的能源。在这个世界里,很少有人会在享受灯光的同时会记得抬头施舍给月光一丝目光。
但事情总会有发展。当人们忽然意识倒电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资源时,人们终于开始注意电,并想出了自以为会永远产生电、维持电能的两种工具:风与水。为什么说是自以为呢?现在我们先以风为例。
是的,在风很大时,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利用风车的转动经过一系列转换,使其成为电的来源。但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风呢,难道就不使用电了吗?难道就一直坐等,直到停电使城市都瘫痪,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吗?很显然,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不。但我们也不能全盘否定,现在再来看一下:水。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中央电视台最近播出了一个大型系列纪录片《水问》。其中的内容十分值得我们思考:一个民族从前生活在一个水源十分充足的地方,但现在因为缺水而要背井离乡搬离原来所居住的地方。由此可见现在我们生活的地球,还有多少的水资源可供人们放心使用。很快,我国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就要竣工了,我们不能否定郦道元所说的“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壮观三峡场面,但是谁也不能肯定雪白壮美的唐古拉山永不融化;孕育了千百年华夏文明的母亲河-----长江用不停息。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我们该怎么办?难道能否在缺少水且缺少电的情况下继续生存下去吗?显而易见答案仍是:不。看来如果不再加以保护我们身边的能量资源,电真的快在人类的眼中消失了,这真不是一句危言耸听呀。
爱迪生的悲哀留给人太多的思考,虽然随手关灯的动作如此渺小,但只要人人都抬起手做到随手关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仍能感受到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安逸!让我们行动起来了一起节能吧,你能做到!
上一篇:保护地球,从我做起
上一篇:节能减排,从我做起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