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太阳能 > 光热动态 > 开建前不被看好 差点难产的太阳谷成了经典

    开建前不被看好 差点难产的太阳谷成了经典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10-19 访问:

      “它最初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释放光热、恩泽万物的太阳以及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寓意能源替代不断前进而时间紧迫。李广森说,大厦综合运用了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技术,实现了建筑与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完美结合。

     

      “它最初的设计灵感来自于释放光热、恩泽万物的太阳以及中国古代的计时工具‘日晷’,寓意能源替代不断前进而时间紧迫。”对于太阳谷日月坛微排大厦,皇明太阳能集团董事长黄鸣如是说。

      没有空调的高楼

      在48米高的日月坛微排大厦的窗户上,少了常规空调风机,却多了一些百叶窗之类的装置。“我们通过这类装置上的电动推杆调节光电板的角度,使得夏季实现高效遮阳,冬季实现阳光采暖,相当于安了一台自动空调。”

      “就像太阳谷的理想门一样,我们希望每个走进理想门的人,都怀着跟我们一样的理想。”皇明设计院副院长李广森说,推广太阳能低碳环保是这座建筑建造者的理想。

      李广森说,大厦综合运用了太阳能热水供应、采暖、制冷、光伏发电等技术,实现了建筑与太阳能利用技术的完美结合。“节能效率达88%,远远高于我国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

      差点“难产”的大厦

      就像古老的日晷遇到下雨天无法工作一样,日月坛微排大厦设计之初,也曾面临这种尴尬。最终,日月坛采用滞水层跨季节蓄能技术,解决了难题。

      即便是技术瓶颈被突破,最初提出建造日月坛的设计者们也没能打动评审专家和规划部门。“他们的理由也很充分。”黄鸣介绍说,建筑界专家认为,屋顶顶着一个超大的钢面构件,屋子缩在下面,既不符合建筑常规,又不美观。规划部门认为,这种建筑太过于概念,太过于超前。“建好了是经典,建不好是垃圾。”

      2004年,经历了四五次激烈的争论,坚持者和反对者谁也没有说服谁。“环肥燕瘦,何谓美何谓丑?”黄鸣特意搬出这句话表达他的坚持。最终,日月坛于2006年10月开工,到2008年建成。

      融入生活的地标

      日月坛微排大厦落成后,关于这座“新奇环保”建筑的照片迅速占据各大媒体的版面。在德州,各大影楼纷纷推出太阳谷拍摄婚纱和写真的套系。“德州人已经把它当成了这座城市的新地标。”一位摄影师说。

      不仅是德州本地的市民,外地市民也纷纷赶来。太阳能热水器百年展、花车巡游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太阳能光电产品、小礼品等,让游客流连忘返。据统计,黄金周期间,中国太阳谷8天接纳游客15万人次。

      “这里是低碳建筑、低碳社区、低碳生活方式的集中地,我们会将更多的参观者吸引到这座‘未来城市’里,体验‘未来’生活。”黄鸣说。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分享到:

    上一篇:家电下乡首发黄牌警告 太阳能企业吃牌最多
    上一篇:五星胡广良接力亚运会火炬 传递平板太阳能潮流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