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太阳能行业经过近几年的强劲发展,太阳能电池产量大幅提升,目前已经占据世界四成以上的市场份额。毋庸置疑,这其中光伏产业关键装备国产化功不可没。国内关键装备国产化的加速发展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对整个光伏行业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装备国产化
是行业有力支撑
众所周知,随着传统能源的危机加重,世界在太阳能利用上,无论从技术研发、产业化、还是市场应用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光伏市场成为世界快速、稳定发展的新兴重要产业之一。尽管如此,世界光伏发展之路并不顺畅。2008年金融危机给各国蓬勃发展的光伏行业当头一棒。我国更是由于光伏产业关键设备、主要原料和应用市场三头在外,以及对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际市场依存度过高的现状而难逃劫数。整个国内光伏产业伤痕累累:近30%的光伏企业濒临破产倒闭,70%的企业停业、停产或限产,许多对光伏关键设备的投资与研发也从曾经的“洛阳纸贵”变成持币观望。
随着光伏市场的回暖,整个光伏产业链条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近日,作为中国光伏装备领域领军企业的京仪世纪公司总经理苟劲松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光伏装备的技术竞争力和国产化水平势在必行。”苟劲松说,“装备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国力强。光伏关键装备制造国产化是整个光伏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其技术水平也直接决定了整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随着该项技术的成熟发展,对光伏发电单位成本的降低将给予有力支撑。 ”
据记者了解,京仪世纪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光伏装备制造商。其产品涵盖了光伏晶体硅片生产的所有设备,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光伏装备,如单一的硅单晶设备、多晶铸锭炉、线切方破锭机制造等技术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有效地降低了国内光伏企业生产成本。
行业标准化制定
任重道远
自金融危机后,各国政府发展光伏产业方向进一步明确。我国光伏产业旺盛的市场需求刺激着光伏装备制造投资商的神经,很多其他行业的企业也盲目投身其中,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光伏装备制造行业竞争。同时,也暴露出了国内光伏装备制造行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其中,核心技术不掌握、行业规范不规范、质量无法保证严重制约着整个光伏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由于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技术力量不足,大部分设备生产厂家研究创新能力差,原创技术少,测绘模仿多,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徘徊,技术进步缓慢,设备不能上档次,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步伐;整个行业没有统一规范的行业标准,各家生产的设备规格不统一,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行业间也缺乏行业有效地沟通与协调,各个设备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相互之间不在技术上相互沟通,却一味地在价格上或降低设备的性能方面进行竞争;进入行业的企业普遍逐利性强,一些设备制造商仅着眼于短期利益,只重视产出,完成生产任务,抢占市场,从而忽略了产品的质量。这些不利因素都成为阻碍光伏装备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绊脚石,行业的标准化制定道路依然任重道远。
分享合作
缩短与国际上的差距
针对国内光伏关键装备制造行业现状,近日,京仪世纪在举办的年会上,首次提出了“分享、融合、共赢”的发展主题。分享合作不仅发出了行业的呼声,同时也为行业的发展指明了道路。当前光伏关键装备制造行业正在谋求由政府机构、行业企业、行业专家共同搭建的对接平台。
毫无疑问,光伏生产企业只有实现商业价值链融合,才能形成合力发展,从而缩短与国际上的差距。对此,苟劲松呼吁:“只要中国的光伏企业家携起手来,自强不息,放眼全球的竞争格局,着眼企业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与突破,秉着‘分享、透明、开放、合作’的新商业文明理念做企业,未来2-3年内所有光伏设备国产化一定能成为现实,设备的技术工艺水平赶超国际也将指日可待。” 他说,为缓解我国光伏产业链上部分设备进口产品“当家”的现状,京仪世纪把上游的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整个产业链,比作是一个生态系统里面共生体系,共生共荣,未来,京仪世纪将与国内其他装备企业加强行业间的合作与交流。京仪世纪每年还将投入主营收入8%—10%的研发资金,进一步加强自主创新的力度。始终以完全取代设备进口促进光伏装备国产化为己任,彻底打破严重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做好国内光伏材料生产企业幕后守护者,为我国光伏产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