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太阳能 > 光伏动态 > 光伏电产业出现高耗能高污染倾向 引起国家警觉

    光伏电产业出现高耗能高污染倾向 引起国家警觉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10-12-30 访问:
    中国的光伏电池年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40%,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位,2009年,中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3200MW,更是领先全世界。但在这种世界第一的荣光背后,却有另外一种辛酸在流淌。
      
      你吃苹果我吃渣
      
      12月1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春力在2010年全国低碳技术创新论坛上指出,我国新能源领域出现了高碳发展模式的苗头。“例如在光伏产业中,我国的硅产量占全世界产量的40%多,而我国生产的硅95%用于出口。硅在生产过程中是高耗能、高污染的,但使用时却是清洁能源。因此,我国为世界低碳作出了贡献,但自身却并没有实现低碳发展。”他说。
      
      我国虽然拥有极为丰富的硅矿资源,但企业仅普遍采用电弧法用炭还原制取低纯度的工业硅(纯度为98%~99%),然后作为工业原料常常以1美元/公斤的极其低廉的价格卖到国外,而经过国外企业提纯至99.9999%以上再采购回来的多晶硅价格却早以身价百倍,曾经高价卖到300美元/公斤。一番折腾后,多晶硅终于回到了“娘家”成为中国光伏产业下游厂家争抢的对象。
      
      “目前我国光伏产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两头在外’,95%的原材料需要进口,95%的太阳能电池则是出口。”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孟宪淦无奈地说。多晶硅产业成了典型的“两头在外,中间在内”,即制造环节在国内,使用环节在国外;能源消耗在国内,节约在国外。如从“全产业链”角度看,光伏行业能耗大的问题其实并不足虑,因为上游耗费的能源可在使用环节的实际节能效果上获得补偿,但中国光伏产业显然不是这样。
      
      “不客气地说,现在许多光伏企业都是戴着高科技帽子,从事来料加工的工作。”孟宪淦评价说,“来料加工”实质就是利用国内电力资源加工产品。国内最大的太阳能硅片生产商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有限公司,有5条年产3000吨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根据江西省环保厅的测算,如果1.5万吨多晶硅项目全部开工后,“它的单厂用电量相当于整个南昌市用电量的1/4。”而对于生产多晶硅带来的污染,更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其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废水、废液排出,如生产1000吨多晶硅会有三氯氢硅3500吨、四氯化硅4500吨废液产生,而未经处理回收的三氯氢硅、四氯化硅是一种有毒的液体,环境污染极为严重。郎咸平曾经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把绿色产品出口,保护了国外的环境,却把污染全部留在了国内。”
      
      西方没钱了,谁来买单?
      
      由于欧盟对新能源的追捧,导致国家大力补贴,终于引爆了庞大的产业链条。而且越往下游(组件生产、太阳能应用产品)竞争越激烈,这主要是由于下游产品生产投资少,建设周期短,技术和资金门槛低。
      
      但是现在这种虚胖即将面临“割肉”,由于欧盟一些的主权债务危机,不少国家开始紧缩开支,它们的大刀对准了这种补贴太多的绿色能源。
      
      12月17日,据路透社报道,德国主要的“左”翼反对党表示支持减少对新的太阳能发电装置的支持。作为占全世界太阳能市场三分之一的德国,其实早在7月,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光伏发电上网补贴修订案,从7月1日开始,在德国境内建造的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补贴额减少13%,从10月1日开始,补贴继续减少3%。
      
      德国的态度引发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11月19日,西班牙政府推出一项新政策,新安装光伏电站的上网电价补贴将减少45%,大型屋顶发电系统电价削减25%,小型屋顶则削减5%。法国也开始对光伏电下手了,2011年开始法国国家预算中削减了对家庭购买太阳能电池板的税收抵免。即使是市场容量排全球第四的美国,目前也在考虑收缩补贴。
      
      在缺少了外部市场后,这些过剩产能何去何从,似乎都没有被人认识,相反,更多的项目还在纷纷上马。截止2009年上半年,国内多晶硅项目已建、在建或拟建的超过50个,参与其中的省份多达20几个,投资规模将超过1300亿元,产能将超过23万吨。在国外市场衰退的情况下,国内众多的多晶硅企业,千亿投资至少一半或将打“水漂”,“50多家企业中,最后能存活的也就3~7家。”一位投资家分析道。
      
      一把菜刀想屠龙?
      
      无论是两头在外,还是污染、耗能问题,几乎所有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核心技术缺失。“技术创新是多晶硅材料生产的命脉,如果国内企业只顾谋取眼前利益,不在这方面下功夫,不仅给自己戴上‘高污染’的帽子,自毁形象,还将严重制约整个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有专家对中国的光伏电产业发出了严厉警告。
      
      本来多晶硅生产并不一定会污染环境,全世界70%左右的多晶硅是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出来的,国外采用闭环式生产工艺,一般不会造成污染,但国内许多原本与此不沾边的企业看到有暴利可图,也纷纷上马多晶硅。大部分多晶硅厂商为减少投资、降低成本,对工艺掐头去尾,“省”掉了污染物的回收、处理等环节,造成了对环境的危害。
      
      2010年5月,在第四届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暨展览会上,被业界公认为“太阳能之父”的马丁·格林教授在谈及中国光伏产业下一步的发展方向时,一连说了几个“Quality”(质量)。在他看来,中国光伏电企业最缺乏的就是核心技术。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春力也认为,我国很多行业本来可以不靠原材料投入获取回报,实现低碳发展的,但由于核心环节、核心技术不在国内,因此高技术产业在我国变成低技术、高资源消耗的产业。
      
      专家号脉:新能源产业不能随便开绿灯
      
      “从环保、节能降耗的角度来说,这些高耗能的多晶硅企业应该关停,但现实中你又不能把它们关了。”国家“863”计划能源专家,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首席科学家袁振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些落后的工艺是会淘汰的,不会老这样下去。现在还有很多利用太阳能的技术路线,譬如薄膜电池和有机材料的电池,不过因为多晶硅便宜,而且技术成熟。”袁振宏认为,国家应该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明确多晶硅行业新准入标准,从而引导技术水平先进、生产能耗低的多晶硅项目落地。同时,国家政策要“硬”起来,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惩罚那些偷工减料的企业,要引导企业摒弃捞一把的思想,着眼长远,在技术进步上扎扎实实做事,最终完善工艺,实现清洁生产。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分享到:

    上一篇:南玻A豪掷13.6亿元布局东莞多晶硅太阳能
    上一篇:得可太阳能荣获全球科技大奖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