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过60的马学禄,做过保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电谷)管委会主任、保定市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现任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和保定市低碳城市研究会会长。
如今,有过官、商经历的他,又得到了一个新名头:首席气候官,这意味着国内光伏企业中出现了首位戴有此头衔的企业管理层。
不同于其他企业的首席气候官的“减法”减碳思路,马学禄所从事的光伏生产者们认为,做“加法”,即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消耗,才能最终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首席气候官的挑战
《21世纪》:从你的简历看来,你做过厂长,做过主任,如今获任首席气候官,你如何看待这个职务与其他职务的不同?
马学禄:首席气候官将减排的工作,从国家责任下降为企业责任,同时又将企业主动减排的行为,上升为国家减排行为,我认为这个工作很有意义,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新挑战。
《21世纪》:低碳发展价值已经被社会认可,你认为如何做到低碳发展呢?
马学禄: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生态是一种人类共同的必然选择,但是化石能源占了地球碳排放的80%。因此需要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我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看法是:首先能源消费模式需要转化,即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这是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第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重新利用燃料物,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第三,建立节约意识和新的消费观念,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
《21世纪》:你如何看待应用太阳能和低碳经济发展的关系?
马学禄:现代文明进步的标志,其中之一就是清洁能源的使用。如果说我们现在的文明是化石能源,下一个时代就是清洁可再生能源的时代。另外,我们化石能源的两大弊端:一是不清洁性,二是不可持续性。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太阳能企业担负的历史使命其实是很重的。
目前清洁能源的方向大概有这样几种:一是核能,不过核燃料有限,不能充分满足我们的能源需求。二是水能,但水能发电年产值不到10亿千瓦。三是风能,但目前也不到100亿千瓦,地热能大约120亿。总体来看,太阳能前景比较大,大概能生产出120万亿千瓦,超过需求总量的一万倍。
光伏的减碳经
《21世纪》:很多人也说,光伏的生产过程也消耗能源,产生碳排放,那么每生产一瓦太阳能电池片所耗能和其寿命期内所能发电的数值是多少?
马学禄:从学术界概算的数值来看,每生产1千瓦时的光伏电池,碳排放约是50克,其在设计寿命时间内(25年),可以发电约2300千瓦时,按照每发1千瓦时减碳0.5-1千克计算,1千瓦时的光伏电池可减碳约1750千克。由此数据可见,其生产过程所产生的碳排放远远低于发电所带来的减碳数量。
另外,现在生产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光伏电池生产耗能越来越低,碳排放越来越小。
《21世纪》:这只是一个概数,实际上根据地理日照条件和工艺不同,这个数值比也有很大变化?
马学禄:是的。其实能源消耗无完整的数学模型,就发电数值来说也是一个变数,其生命周期和生产过程受地区日照长短和企业技术水平影响。不过也有人根据光伏组件测算过,太阳能电池的生命周期一般是1-2年,一半会超过一年。在电池的生命周期中发电25年,多晶硅变成太阳能电池板收集电能,它在生命过程当中收集的电能,要比制成它所消耗的电能高出十倍甚至二十倍。
英利回收空电池尚属行业先例,我们希望通过组合性的碳减排行为,实现更大效益的碳减排。
《21世纪》:英利有没有具体的碳减排计划?
马学禄:在英利,碳减排计划和成本计划和成本创新是融在一起的。每年,我们都会有成本降低计划和技术创新计划,力争在目标能源消耗中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这同时也相应降低能源以及碳排放。
或将参与碳汇交易
《21世纪》:光伏发电对于碳减排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我们看到国内应用规模还不大,大部分光伏电池组件都是出口海外的。
马学禄: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国内还没有确定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同时,目前还处于让光伏企业降低成本的磨合期中。不过这不会长久,很快就会有突破的。我们致力于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与很多省份洽谈了低碳方面的合作。日前国家能源局组织的280兆瓦光伏发电招标工作,英利也积极参与。
《21世纪》:在日前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提到,“十二五”期间会相应制定一些配套的鼓励性的经济政策,支持环保。你对太阳能企业的发展有怎样的预期?
马学禄:政府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是非常重视的。2010年应该是中国的光伏元年,我认为,“十二五”期间,最保守的估计每年至少一百万千瓦。
《21世纪》:欧美太阳能应用已经很高,国内应用比例太低,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太阳能应用发展如何做起来?
马学禄:就太阳能能源来说,西方采取补贴形式,有的是通过提高定价,或者纳税人出钱等方式补贴太阳能。这对太阳能的发展意义较大,中国可以借鉴。
用电分为三种,居民、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在工业以及商业用电上,太阳能的优势凸显出来。日前我们看到,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江浙一代等地使用拉闸限电等形式去强制限电,于是一些工业和商业企业被迫无奈买柴油发电,这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浪费和污染。
其实,现在已经有不少居民使用屋顶建电站的模式,优势很明显,清洁环保就不用说了,房内消费能源不占地,基本上也没用传输成本的损耗,而且用电在高处,安全性也比较能够保障。以一栋20层楼来算,屋顶的太阳能总量是一千万千瓦。
商业用电是最贵的,但如果把太阳能用电加上屋顶用电以及LED,整合起来看,要比传统的用电还要便宜。我简单算了一笔账,仅超市屋顶建电容量就有20GW。也就是说,光伏行业市场是非常大的,而大规模的推广就可以实现太阳能用电的均衡度,大幅度的降低成本。
《21世纪》:太阳能行业能否参与碳汇交易?
马学禄:碳汇交易的核心就是碳减排交易的核查测量标准。它的本质是对消费化石能源的环境影响的纠正。我相信,英利以后是会参与进来的。
《21世纪》:太阳能包括光热、光伏,您认为哪一种形式的利用前景最为广阔?
马学禄:我当然认可光伏发电的前景广阔。十年之内,晶硅电池可以与传统电池相抗衡。另外,光伏产业中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集成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