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起环保,要去环保-环保信息网(17环保网)
  • 当前位置:环保信息网 > 一次能源 > 太阳能 > 光伏动态 > 河源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大有可为

    河源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大有可为

    来源: 环保信息网切记!信息来至互联网,仅供参考2009-09-26 访问:

      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战略性产业,是河源市大力践行“反梯度”发展理念,推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家电、新医药等“四新”产业的重要突破口,河源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大有可为。

      一、树立发展光伏产业战略意识

      太阳能光伏产业兼具生态经济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它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的原理,把太阳光照射到硅质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其产业链包括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生产、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太阳能光伏发电等多个环节,构成从“硅材料—电池板—光伏电站”的完整产业链。自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以来,太阳能作为洁净、可再生能源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太阳能电池材料与生产工艺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太阳能光伏产业随着其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产业,太阳能电池容量每年以30%的速率高速增长。根据欧洲可再生能源委员会《可再生能源状况》报告,太阳能发电的比例到2010年将占世界总发电量的0.1%,2020年达到1.1%,2030年达到8.3%。另据权威专家预测,到本世纪中叶,全球太阳能发电将占整个能源结构的20%~50%。

      河源市具备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和条件。一是拥有丰富的石英资源优势。根据初步估算,河源市石英石总储量约在4~4.5亿吨,是华南地区的“石英宝库”,且成矿分布好、矿石质量优、开采条件佳,十分有利于发展石英矿开采及提纯,是生产硅锭、硅棒、电池片、光伏组件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二是拥有良好的日照资源优势。根据《全国地区辐照参数表》,河源市年辐照总量约在1400~1600千瓦时/平方米,日照时数约在2200~3000小时,属太阳辐照良好区,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的理想区域。三是拥有广阔的土地资源优势。河源市辖内区域广阔,既可通过政府引导积极推行“屋顶并网发电计划”和家用住宅型并网光伏发电,还可选择适当区域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发电系统。

      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对河源市争创全省生态发展示范区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是科学发展的需要。不管是从资源的数量、分布的普遍性,还是从清洁环保性、技术的可靠性来看,太阳能都比其它可再生能源更具优越性。大力发展光伏产业,是实现河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生态保护三者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建设节约型、生态型、宜居型、和谐型城市的理想途径。二是节能减排的需要。根据经验数据显示,每建成投运1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年发电量可达110万千瓦时,可替代450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0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0吨、氮氧化物排放量5吨、烟尘排放量8吨。在河源市开发应用太阳能,可有效促进河源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三是产业崛起的需要。太阳能光伏产业属于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加速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河源市抢占高端技术领域、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捷径。因此,河源要以长远的眼光,战略的思维,精心谋划,积极推动,加快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

      二、抢抓国家加大政策扶持机遇

      光伏产业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与政策扶持密切相关的行业。为抢占光伏产业发展制高点,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在先后实施“GEF项目”、“光明工程项目”、“西部7省无电乡通电工程”等重大举措,颁布实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10多项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2009年3月,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开展光电建筑应用示范,对屋顶装机容量50千瓦以上的光伏发电系统给予20元/瓦的资金补助;2009年7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又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规定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并对光电发电关键技术产业化和产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给予适当的贴息补助。

      在国家政策扶持的有力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长足发展。其中在光伏电站方面,在建的大型光伏电站有甘肃敦煌(总装机100兆瓦,总投资61亿元)、云南石林(总装机166兆瓦,总投资91亿元)等。在太阳能电池生产及组件系统方面,河北保定、江苏无锡、山东济南等地产品闻名中外,广东省的佛山、深圳等地光伏产业也异军突起。河源市要实现产业与珠三角产业对接,加速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抢抓国家加大对光伏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机遇,推动光伏产业加速发展。

      三、创新发展光伏产业工作举措

      一要科学开发利用石英资源。石英资源作为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的重要基础原料,一直是光伏“巨头”的争夺焦点。随着光伏技术逐步走向成熟,硅材料在电池组件成本中的比重上升,以及硅原料的日趋短缺,必然导致石英资源竞争更加“白热化”。据业界分析,目前在光伏电站建设中,组件成本约占50%,而组件成本的70%来源于电池片。另据专家预测,2010年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需求量约在13万吨,到2030年将高达1300万吨,材料供应紧张局面不言而喻。我国多晶硅材料供应缺口更大,2007年太阳能电池产量约为1200兆瓦,消耗多晶硅约在1.2万吨,其中90%依靠进口。显而易见,谁拥有石英资源,谁就占据光伏产业发展的主动权。为此,河源必须高度重视和十分珍惜石英资源,牢牢栓住光伏产业原材料“生命线”,千方百计开发利用好资源,决不能随意浪费和贱卖资源。

      二要编制实施光伏产业规划。尽快邀请省内外相关科研机构着手研究编制《河源市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编制拟突出“三个方面”:一是突出国内外光伏产业技术发展趋势,结合河源市产业基础和发展条件,与今后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新材料、新家电、新医药等“四新”产业相呼应。二是突出石英资源精深加工发展优势,重点发展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薄膜太阳能电池、建筑用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控制系统、光伏家用电器、太阳能灯具、光电玩具等产品项目;并围绕光伏产业配套,引导发展太阳能光伏电池基板用超白玻璃、太阳能半导体配套元器件等产品项目。三是突出太阳能光伏发电示范功能,建设一批与河源城市建筑一体化的并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和景观照明示范工程。

      三要加强重点项目引进落户。一是积极做好汉能集团、台玻集团、南玻集团等重点项目落户建设的相关服务工作。其中汉能光伏基地项目作为河源市重大工业建设项目,要落实专门工作组,指定专人进行跟踪服务,协助项目办理注册登记、备案、环评、开工等相关手续,确保项目尽快开工建设,依期建成投产,打造成亚洲最大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最近江苏常州裕坤合、云南裕坤、内蒙国华等客商到河源市洽谈投资屋顶(或地面)光伏侧并网电站事宜,项目总投资33亿元,总装机容量100兆瓦,首期装机20兆瓦。上述项目落户建成后,将可初步形成河源市相对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河源要抓紧跟进,促成该项目尽快落户。二是瞄准国内外光伏行业“巨头”,加强产业招商工作,力争引进一批硅材料精深加工、电池、发电仪器零部件等制造企业,不断延伸、完善和壮大光伏产业链。三是鼓励和支持光伏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开拓市场,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形成既能不断开发新产品、又能开拓市场的产业骨干,为打造河源新能源、新材料、新家电等产业基地奠定基础。


    光伏 光复能 太阳能
    分享到:

    上一篇:我国正在加快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步伐
    上一篇:台达电子从IT迈向太阳能
    您看了本文章后的感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