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4日晚上十点多,施正荣带着朋友在太湖边上兜风。灯火通明的太湖让无锡尚德的总裁在能够和朋友一起欣赏太湖美景的同时,也感慨万分。这个被誉为“中国光伏界的比尔·盖茨”的上市公司总裁任何时候都不忘绿色能源的本行,他只是简单地希望:在晚上十点或者十二点以后,这里会有人关灯。
讲述这个故事的时间是第二天下午,施正荣面对着的是杭州市200多名领导干部。他的这个关于新能源的讲座,会给未来的杭州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目前尚不得而知。但是市政府邀请施正荣给杭州的领导干部做关于新能源的讲座本身已相当明显,而蔡奇市长在讲座之后“放弃新能源就等于放弃未来,现在不做,将来后悔”的讲话则更加意味深长。
关于这次施正荣讲座的内容,本报为大家全面奉上。
无锡尚德的“节约”令人深思
全球变暖实际上不仅仅是一个环境问题,更是一个能源问题。不管是在太湖边带朋友兜风的施正荣,还是签署加入世界气候组织文件的施正荣,或是在自己低能耗的生态大楼尚德电力总部做决定的施正荣,或是在给一个城市的领导者们做报告的施正荣,时刻都忧心着一些数据和指标,比如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施正荣在讲座的开始花了大量时间讲述世界环境的种种问题。
“我一直告诉我的家人和朋友要节约能源,我们家有个习惯,没有人的房间就不会开灯,我家也不用空调,用的是地热。”施正荣说。施正荣的这种“节约”在无锡尚德公司里也随处可见。在无锡尚德的电力总部中,有一些不常见却令人深思的规矩:在这里,是不允许使用一次性杯子和筷子的;这幢主要以太阳能提供电力的大楼里,冬天温度不到零摄氏度以下不允许开空调;白天也基本不开灯,但是光线一旦暗到一定程度,灯会自动开启;每个办公室都有室长,每天在最后一个离开之前,会检查电脑、饮水机、空调等等设备有没有断电……对一家年提供1000兆瓦以上电能的企业来说,这样的“节约”令人深思。“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从小事做起,养成环保习惯,为我们的未来多争取一些空间。”施正荣说。
本世纪末全球总电量有70%来自于太阳能
“风能资源丰富,无偿而且可以再生,但是对地理位置的依赖性强,设备维修成本高;生物能源廉价而且可以减少有机物的转化,但局限性在占用土地多;地热能可以减少空气污染,但是受区域限制明显,而且容易产生地下的毒性;潮汐发电技术不够成熟,也受地理位置的局限。”在开始报告后,施正荣便分析了整个世界能源中,各种能源的优劣势,最后他总结,“实际上,所有的能源全部是来自于太阳能,就算是我们现在用的石油、煤、炭等资源,也是过去的太阳能,是埋存在地表以下的太阳能。所以能够直接把太阳能转换成为可利用能源的光伏发电行业,前景无限。”
施正荣介绍,利用太阳能每发一度电,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64公斤。到2050年,全球28%以上的能源都将来自太阳能,其中24%来自太阳能光伏发电。“到本世纪末,全球总电量中将有70%来自于太阳能发电。”施正荣说,“这毫无疑问,不用怀疑。”
美国的经济值得中国反思
在施正荣看来,要多关心国家和社会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资源整合等方式,找到满足解决问题的办法,给企业和政府提供这种服务,这就是商机,这种商机尤其存在于互联网中。
尽管身处被认为发展前景超过IT的新全球发展动力的绿色事业中,施正荣却也一直关心着网络经济和媒体经济。
2007年,施正荣和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美国一家普通的饭店中进行了三个小时的会谈。这次会谈被他认为是改变了自己原来的思维方式。改变施正荣原有思维方式的,是戈尔主张推动的“信息高速公路”发展,它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遍布全美的高速光纤通信网络,其末端将伸入美国的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个家庭,构成四通八达、无孔不入的通信“交通网”。同时,也把美国各大学的实验室、政府部门、商业单位和个人计算机连接起来,促进科研的发展和应用。当前众多顶尖的互联网公司、无数家庭和个人、无数机关单位都将得益于此。
“美国的经济值得中国反思。这种信息高速公路,不仅改变我的思维方式,也改变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之前,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己是中心,在互联网之后,每个人都是中心,互联网成为了一个接收器。”施正荣在看了《what does google do》这本书之后总结,如何应用网络经济和媒体经济,是未来很大的一个商机。
可望在2012年实现一元钱一度电
众所周知,如果不考虑隐性的环保成本,太阳能电池实际成本高出传统发电成本很多。若在社会大规模推广,只能期待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成本接近传统发电成本,或者有政府的政策扶持。在太阳能光伏业迅速发展的德国、日本,政府均采取了补贴政策。
“太阳能发电成本要接近传统发电成本,还需要不短的一段时间,从无锡尚德的研发能力和趋势上看,我们可望在2012年实现1元钱1度电的成本。”施正荣说。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国内行业里的一些担忧,“如果多晶硅的成本不能降到40美金以下,很难参与世界竞争。”
杭州市政府将怎样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光伏发电成本远高于传统能源的成本,这决定了光伏产业是一个需要强有力的政府支持的产业。在汽车、石化和太阳能这三个有望上千亿的行业中,太阳能无疑将是对杭州最为意义深远的一个。杭州经过最近两三年的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储备。
据统计,全市涉及太阳能光伏产业的企业有38家。杭州市对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决心和支持力度,可以从这些即将出台的政策中看出来:
一、从今年起市区两级财政每年安排3亿元资金,专项扶持新能源产业发展;
二、今后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项目都列入重大工业项目、重点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技改上享受相当于设备投资总额14%的资助。
三、积极帮助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四、太阳能项目投产以后,地方财政比上年的税收增量部分以项目资助的形式退还;
五、实行“阳光屋顶”计划。每年争取国家认定5兆瓦,市里再认定4兆瓦,这9兆瓦力争都列入省上网计划;另外争取“金太阳示范工程”5兆瓦。同时,政府带头在地铁、东站枢纽、奥体博览中心、杭师大新能源学院等重大工程上率先实施,费用摊入成本。
六、力争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保本微利上网;
七、将太阳能光伏企业列入市区两级重点服务名单,量身定制“一企一策”;
八、尽快落实鼓励留学回国人员创业政策,解决好引进人才住房问题。